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米脂新闻 > 正文

一个湖南人的陕北民歌情结——记“陕北民歌大舞台”创办人刘德明

来源:榆林日报 2017-11-24 09:42   https://www.yybnet.net/

《黄河歌谣》演出剧照 刘德明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姬晓东

秋夜,宁夏大剧院里座无虚席,以陕北民歌为主体的大型情景歌舞剧《黄河歌谣》在西北音乐节上激情首演。这部既保留了陕北民歌原汁原味,又融合现代音乐特点,彰显出陕北民歌厚重与传承的原创作品,唱出了母亲河的奔腾向前,唱出了陕西大地的欣欣向荣,唱出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赢得观众的喜爱。随着爆发出一波又一波雷鸣般的掌声,台下一位为陕北民歌推陈出新倾尽心血的汉子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就是该剧的出品人之一、“陕北民歌大舞台”创办人刘德明。

湖南人的陕北民歌情缘

两年前,应省音协主席尚飞林之约,我来到西安南门外的“陕北民歌大舞台”,欣赏由西部歌王王向荣领衔主演的陕北民歌剧《来自祖先的声音》。听着原汁原味熟悉的旋律,看着用窗花、窑洞、石碾这些陕北元素装饰的剧场,我相信这个舞台一定是陕北哪位煤老板、房老板投资打造的。飞林告诉我,这个全国唯一专唱陕北民歌舞台的创办人,是一位土生土长的70后湖南后生。湖南老板投巨资创办“陕北民歌大舞台”?我当晚便迫不及待地拜访了身材敦实、满脸憨厚的刘德明先生。

刘德明是湖南长沙市东湖镇人,他的老家离毛泽东故居仅有10公里的路程,从小崇拜毛泽东的他,也对老人家住过13年的神奇陕北十分向往。在生意辗转深圳、上海等地后落脚到西安,也就有了近距离接触陕北的机会。2007年,刘德明和在陕西卫视工作的老乡隔三差五地去陕北采风,半年多走遍20多个县区,山水文化的厚重与人民淳朴善良的品质,更令他死心塌地爱上陕北,也把生意的重心转移到了陕北。在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筹备时,他承接了该剧的灯光音响业务,并为该剧作了四年的保障。其间的2009年,他投资承办了中国榆林第四届陕北民歌艺术节,还组织了湖南卫视10多人的策划团队,对陕北民歌及潜在的市场进行全方位挖掘与研究,激荡起把陕北民歌作为产业的强烈意识。

真金白银搭舞台

刘德明死心塌地准备在陕北民歌的产业上搏上一把。怎么搏,到哪里搏?心中并没有谱。他相信“德不孤必有邻”,果然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省音协主席尚飞林和西部歌王王向荣相识,初次见面大家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经过研判很快作出把“陕北民歌大舞台”搭在西安的决定。

说干就干!刘德明放弃了所有的生意,孤注一掷地拿出大部分身家800万元开始搭建“陕北民歌大舞台”。从此他吃住在这里,全部生活就是围绕着陕北民歌。为坚持传承、传唱经典,他对歌手提出三大要求和三个不准:要求陕北方言演唱,不准普通话唱;要求真大白嗓子演唱,不准假嗓子假声;要求必须真唱,不准假唱。还要求必须传唱经典的、古老的、原生态的和有风格韵味的,就此精心整理了歌手必会的40首经典陕北民歌目录。他知道只有原汁原味的,才能代表陕北的神奇和历史的弘大。他还不拘一格地选人用人,挖掘歌手的潜质,培养歌手的与众不同,形成原生态味道十足但形式各异、特色鲜明的风格。府谷歌手刘美玉由千万富翁到“千万负翁”,无论何时都紧缩眉头,刘德明就给他找问题找方法找定位,最终帮他找回自信。歌手李瑞生喜欢在舞台上坐着演唱,团队就专门为他设计。目前,一批批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歌手正活跃在大舞台上,他们用心演绎、诠释陕北民歌的魅力。

艰难前行的大舞台

做生意难,做文化生意更难。刘德明本想做“陕北民歌大舞台”是转型到具有文化气息的轻松行当,哪知却是越陷越深。大舞台运营四年来,知名度不断提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还常常陷入无钱发工资,无钱缴纳房租、水电费的窘境。为将大舞台办下去,他求爷爷告奶奶到处融资,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注入资金,目前累计投入到大舞台上的资金超过1800万元。有朋友说他傻,搞文化把自己搞成了穷光蛋,有人劝他赶紧离开这个烂摊子,乘着年轻赶紧另辟蹊径展宏图。然而秉承着湖南人不甘心不放弃的精神,他很彻底很纯粹地在大舞台上继续坚持着,哪怕只有一个观众,哪怕演出收入不够水电费,赔钱也要常态演出,没钱也要培养人才,他相信终有一天通过大舞台这个平台,会有一批批歌手成长起来,陕北民歌一定会走向全国,独特而优秀的地域文化一定会赢得所有人的喜爱。

逆境中,刘德明开拓思维,积极寻找良策,努力挽回经营局面。在推广传播、建立有效的消费上,他探索总结全新的发展模式,为开拓市场多次进行调研,竭力要把陕北民歌做成西安旅游的必选项目。通过新媒体以置换的方式,在华东、华南、西南10个省市投放广告800多万,投放演出赠券10万张,从有效数据分析购票的90%来自外省,其中90%又是来自南方游客。看到这么多南方人喜欢陕北民歌,刘德明得到了安慰,也增强了自信。

凤凰涅槃之《黄河歌谣》

陕北民歌唱了一代又一代,可是除了延安时期和历朝历代民间传唱留存下来的经典作品,在全国鲜见新歌曲新剧目。这就需创立一个可持续经营的模式,创新发展贴合市场的产品。于是,《黄河歌谣》应运而生。全剧呈现了25首经典陕北民歌,歌曲、旋律未变,但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最时尚的编配,再用民间歌手情景还原实现最完美的效果,真实演绎黄土高原人民生产生活的真情实感。用最先进的舞台技术包装、用最本真的舞台表演,做符合现代审美的陕北民歌特色演出。

在省委宣传部、陕西音乐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神木文旅的参与下,刘德明和导演王宏带领创作团队,开始打磨《黄河歌谣》。按照总策划尚飞林“要有剧情、有好的舞台呈现,绝不能回到常规歌舞模式”的要求,他们不断探索创新模式,王宏导演在手记中说:《黄河歌谣》不单是将一首首民歌简单或华丽的编配,而是全方位的一次再学习、再传承、再创造,将近百年陕北民歌的生成和历史、将传统结构全新演绎,是革命的回归和原生态的礼赞,它的意义在于探索陕北民歌的创作理念和技术升华。

刘德明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黄河歌谣》,如数家珍般总结出几大亮点:一是音乐创新上,由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尚家子创作,以作曲家对陕北民歌的深厚理解,在保留原有歌曲旋律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陕北民歌。其中《鸡蛋蛋壳壳点灯》《老祖先留下人爱人》《天上有个神神》等,旋律优美,创造性创新发展。二是在节目编排上,打破以往的晚会式编排和沉重的故事剧情编排,以革命性的创新理念,以情景的方式,回归歌曲本身的艺术魅力,将一首首陕北民歌像一颗颗珍珠穿成夺目的项链。三是在原生态演唱的回归上,用大舞台自己的歌手,代表着用人民的歌声演绎黄土儿女的真情实感,用朴实的舞台语言演绎人与天与地的生息永恒。

《黄河歌谣》的演出成功,给刘德明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和前行的动力。他说,“陕北民歌大舞台”走过了最为艰苦的时期,下一步该如何生存?《黄河歌谣》又该如何走下去?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他将不忘初心,克服任何困难,全力开拓市场,积极开展节目输出,让陕北民歌带着《黄河歌谣》的创新模式,采用市场化手段,力争走得更远、传播得更广。他坚信,陕北民歌一定会唱响黄土地,唱响神州大地和全世界。

新闻推荐

建起苹果园 走上致富路 ——米脂县印斗镇常渠村发展苹果产业纪实

本报通讯员郭奋军米脂县印斗镇常渠村位于米脂县城东20多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0亩,该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15户34人。2014年以来,该村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建成标准化山地苹...

米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脂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湖南人的陕北民歌情结——记“陕北民歌大舞台”创办人刘德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