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别墅”落户沙河口
文/本报记者高苗 图/本报记者张晋国
榆阳区榆阳镇沙河口村地处榆林经济开发区,过去因耕地条件差,比较贫困;近几年,乘着榆林经济开发区建设的东风,沙河口村也迅速发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村民大多住的是破窑洞,现在家家户户住楼房,不久的将来,他们又将搬进新建的“别墅”区。
日前,沙河口村委会主任王振榆介绍说:“我们村平均每户人家拥有16套住房,基本家家都有私家车。”在寸土寸金的榆林经济开发区,竟然户均拥有16套住房,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60岁的村民王世和指着一幢二层楼说:“那就是我家的房子,上下二层共有24间房,下院还有6间平房。”大门外停放着一辆奇瑞QQ和一辆奥拓汽车,都是王世和家的。走进屋里,看到房屋宽敞,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等应有尽有,与市民家里没什么分别。王世和说,他和老伴儿住在这6间平房里,3个儿子各占楼上的3间房,剩下15间全部租出去了,一年下来,房租就能收3万多元,就这样他家的房租收入在村里只能算中下水平。而在上世纪90年代,王世和一家老小挤住在一孔砖窑里,那时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拥有30间房。如今,房屋出租已成为王世和以及全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2005年,榆林经济开发区开始开发建设,沙河口村的流动人口开始多了起来,许多人开始出租自家的房屋。2006年,村里投资8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家家安装了自来水、天然气、电话、有线电视、下水管道,硬化了各条巷道,村容村貌得到改善。2008年,村里实行旧村改造,家家拆旧盖新,建起四至五层的楼房。今年,村里又投资9000万元,开始修建别墅小区。
在“别墅”小区的施工现场,王振榆一边指点着一边介绍着:“这边是家庭别墅,那边是老年公寓,那边是广场……”
“别墅”小区建好后,凡沙河口村民,每户人家都可以免费入住一套。
①正在建设中的“别墅”小区。
②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居住的破窑洞。
③旧村改造后的沙河口村新貌。
新闻推荐
■赵小军交通是城市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城市的文明象征。榆林城行人穿越护栏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坏着“书香榆林”的形象。穿越护栏不仅欠文明,而且还对人身有安全隐患。面对穿越护栏所引发...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