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满园桃李竞芳菲

来源:广西日报 2009-11-26 23: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李新雄

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30年来,作为我区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累计培养了30多万各类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0年来,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电大舞台上勤奋攻读,他们学成后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迎来30华诞之际,我们走访了部分电大优秀学子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电大精神”,即创业之路的艰苦奋斗精神、办学之路的服务社会精神、立校之路的团结协作精神、发展之路的锐意创新精神。

创业之路的艰苦奋斗精神

30年前,我国刚刚恢复高考,面对教育资源青黄不接的状况,1978年2月,邓小平亲自批示: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次年2月,在声势浩大的电大办学浪潮中,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应运而生。

然而,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创业之路,可谓历尽艰辛。没有办公场地,没有教师,没有经费……一切都从零开始。但一代又一代电大人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终于创造出了不凡的业绩。

不管对于一所学校还是一个人,大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精神。电大学子、广西大学原党委书记阳国亮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阳国亮1969年初中毕业后,到兴安农村插队。田间地头除了卖力地干农活,阳国亮还见缝插针的学习理论知识。一有空,他就四处借书苦读,也就是在那时,阳国亮痴迷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表现好,被抽调到工厂当工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聪敏好学加上刻苦努力,阳国亮在工厂学习马列小组中再次脱颖而出,直接被调到桂林地委党校当上了一名光荣的教员。

当上教员后,阳国亮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给自己加压,一口气考了3所成人高教的不同专业,即广西电大中文专业、广西师范大学夜大的政治专业以及函大的历史专业。1982年,阳国亮迈进了广西电大的校门。可以想象,同一时间段里横跨3个专业的学习是何等的艰辛。阳国亮知难而进,孜孜不倦的学习专业知识。但这还不够,当时已提拔为桂林地委党校副校长的他又树立了新的目标——攻读中央党校理论部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84年如愿以偿。

从阳国亮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刻苦”、“创新”、“求变”是他成功的秘诀。从桂林地委党校副校长到平乐县县委书记,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到桂林工学院党委书记,到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无论是做教员、做领导、做高校一把手,他的每一次跨步都坚定有力。

“艰苦奋斗精神,是电大传承下来宝贵财富,使我终身受用。”广西电大学子赖永琨感慨地说。在商海中搏击数十载,赖永琨如今已拥有多家跨行业企业,现是美国利是国际有限公司、广西北海圣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自治区政协委员。

2000年,赖永琨创办北海海底世界,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广西首家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海洋馆同行业的著名景点,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北海旅游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2年,他又创办了面对北海企业的北海第一家商业融资担保企业——北海圣大担保有限公司。但在创业的道路上,赖永琨永不满足。2006年,他又创办了国际邮轮航线企业——北海茗花豪华邮轮有限公司,打造了我国第一条固定班期的跨国旅游海上航线,极大地拉动了北海的旅游经济,受到了国家海洋局局长的赞扬。

事业有成的赖永琨,时刻不忘回报社会。2002年至今,他每年都帮助不少于50个贫困失学儿童和孤儿上学,成为广西个人捐助“春蕾计划”最多的人,多次被授予“爱心大使”和“十大春蕾扶持计划积极分子”等称号。

办学之路的服务社会精神

天降大任,踽踽独行。30年前,电大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肩负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30年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幻,电大服务社会的精神始终不变。这在电大学子身上,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大岭山村,党支部书记邹存亮的事迹妇孺皆知。作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邹存亮带领乡亲们撬石种桃,使昔日的荒山石岭变成了绿色果园和生态旅游景区,全村人均纯收入由上个世纪90年代不足200元提高到现在的近万元。2007年,他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家乡严重石漠化的残酷现实,邹存亮带领本村几个年轻人,硬是把怪石嶙峋的大石山撬成了一个上千亩的大桃园。而今,人均仍只有一分责任田的大岭山人,户均却有果园32亩,去年水果总产量达90万吨,人均水果收入8000元,村民们都住上了“小洋楼”。

但邹存亮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用在电大学到的管理知识,带领全村群众继续在大石山上做文章。他们依托十里桃花,做起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文章。从“邹存亮农家乐餐馆”到全村已开办12家“农家乐”接待点;从开发桃木剑、桃木梳子、桃木链等旅游产品,到引领游客住桃花园、吃桃花餐、喝桃花酒。恭城连续举办5届大岭山“桃花节”,引来游客达200多万人次,直接增加非农收入30多万元。仅此一项,大岭山人年人均增收达500元。

像邹存亮这样默默服务社会的电大人还有很多,曾柏良便是其一。1989年,刚从广西电大毕业的曾柏良创办起广西第一所民办非营利组织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南宁市舍得残疾人职业学校,填补广西这一领域的空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残疾人拔尖人才。舍得残疾人职业学校以特别贫困的盲人、聋哑人、弱智人和高位瘫痪等弱势群体为教育对象实施特殊教育并对有爱心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学校没有要国家一分钱也不收残疾人一分钱学费,至今教育培训了3万多学生,一大批残疾人技术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从事助残和特殊教育30多年,曾柏良教盲人学画,让盲人绘画走出国门并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盲人绘画团队,得到中外专家学者的认可。1991年,曾柏良受到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乏杰出人才,如盲人学生陶进办起了盲人按摩店并安排了一批残疾人就业,当上了广西残联副主席和盲人协会主席,他还成为中国残疾人优秀画家和“全国自强模范”,并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立校之路的团结协作精神

电大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数十万学子散布在各行各业,却始终保持形散而神聚,正所谓“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这依靠的就是电大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文惠新,自从1990年以来就一直扎根基层人民法庭工作,为维护社区和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先进个人、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全国法院优秀法官,她所在的南江法庭也每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文惠新在长年的审判工作中,始终以大局为重,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案结事了上下工夫,大胆统筹,细心部署,娴熟运用司法技巧,不断总结调解经验,提高调解技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至2008年间,她审结的案件,连续4年无一上诉案件,当事人服判率100%。

她除了自己亲自审结调解案件外,还肩负着人民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在南江法庭工作期间,为方便与群众接触,她住到庭里的宿舍,每天第一个到法庭,最后一个离开法庭。她对待群众亲切热情,经常耐心地倾听群众的诉说,想方设法为来访人解决纠纷,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多年来经她手处理的民间纠纷不下1000件。

在全区公检法系统,像文惠新这样的优秀电大学子不胜枚举。桂林市公安局象山分局南门派出所雉山社区民警谢亚黎2004年从电大毕业后,始终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贡献。他只身赤手空拳勇擒持刀杀人凶犯负伤荣立二等功。

谢亚黎所在的社区内人口变动频繁,社区点多、线长,治安管理难度大。他通过工作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工作方法:以警务室为主体,街道、社区参与,以用工单位为依托,形成派出所重点管,社区民警具体管,街道、社区、楼栋长协助管,用工单位及业主、屋主配合管的多层次管理机制,赢得了辖区群众的拥戴。

发展之路的锐意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源。30年来,广西电大之所以始终永葆青春,活力焕发,得益于坚持不懈的锐意创新精神。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首届学生吴一敏学成毕业后,先后在柳州市滤清器厂(柳州日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技术科、生产科、厂部等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他始终坚持创新,取得了突出成绩,现已成为柳州日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柳州日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后成立的,当时以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主,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工厂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生存困难,危机四伏。

1995年,吴一敏挑起了厂长的重担。他上任后,首先在企业内部实施了以“三项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原来国有企业在用工上、分配上、用人上吃大锅饭的规律,搅活了一潭死水,很快便迎来了发展生机。现在,柳州日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形成了集团化的格局,旗下有4家工厂和两家公司。2009年,公司工业品产销预计将达2.5亿元。

锐意创新的电大人,遍布各行各业。广西著名画家吴学斌,也曾就读于广西电大8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成毕业后,他从政之余,在画坛泼墨30余年,建树颇多,现已有中、英、法、日、韩5种文字出版了《吴学斌画集》,另有百米长卷《鱼乐争上图》、《中国画百杰——吴学斌作品选》等10多部著作出版,是第一位作品被选上国家邮票的广西画家。他的作品流传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他个人也先后获世界名家艺术作品精选展最高荣誉奖、世界华人风云人物大奖等多项荣誉。

新闻推荐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提速

金湘军近日,笔者作为广西党政代表团成员赴贵州、江西等地学习考察。通过对江西新余市的“零距离”接触观察学习,深切感受到新余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后劲足、活力强,所见所闻,历史与现实的鲜...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法律之剑铸辉煌2010-01-30 23:03
评论:(满园桃李竞芳菲)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