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润兰:
2009年,对曹润兰老人来说,最大的惊喜就是租住的黑屋子在市助老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变得亮堂了。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一天早上,老人的家里突然来了两个中年妇女,对老人嘘寒问暖,还问老人有没有什么衣服要洗,需不需要劈柴?曹润兰顿时摸不着头脑,怎么会猛然间来了两个知冷知热的好心人,这让长年独居的她倍感贴心。经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市助老服务中心聘任的工作人员,专门进家入户对孤寡老人进行照顾。
以后,隔三岔五的,这两名工作人员就会来到曹润兰老人的家里,替老人拆洗被褥、缝补衣物、劈柴提水;有时候,实在没什么家务可做了,她们就陪老人聊聊天。曹润兰老人之前想都没敢想,会这样轻易得到亲人般的温暖。
年逾古稀的曹润兰自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租住在榆林市水桥畔下巷的一孔窑洞内,每月靠300元的补助和捡破烂维持生活,虽然生活异常艰辛,可她省吃俭用,坚持自食其力。
今年,这些照顾一样都没少。夏日炎炎的一个中午,老人正在租住的窑洞内打盹,市助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敲响了门,老人打开门一看,除了那两名工作人员外,还有两个年轻的粉刷工。这又是干什么呢?
原来曹润兰老人租住的窑洞年代久远,墙壁熏得黑魆魆的,即使是白天,窑洞内依然很暗,窑顶上还时不时地往下掉灰、掉渣。工作人员了解后,及时向市助老服务中心反映,雇来了两个工人,给老人粉刷窑洞。
二话没说,市助老服务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社区负责人、老人、粉刷工一起动手,不到一会儿功夫,窑洞内所有的家具搬到门外边。随后,粉刷工提起白乎乎的颜料桶,用专用工具熟练地在墙壁上滚动,小半天的功夫,粉刷活儿就全部搞定。
夕阳西下,夜色渐渐暗下来,可老人的窑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亮堂起来了,墙壁在风干的过程中,越来越洁白。
窑洞依然是当初的窑洞,可亮堂堂的环境,让曹润兰老人的心里也亮堂起来。
图文/刘晓丽
新闻推荐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榆林分院成立本报记者韩文报道12月23日,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榆林分院在榆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政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