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玉林讯 (记者/黄祖松)“今后,将会有更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农民也可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基本同质化的生活。统筹城乡发展将给我们镇农村带来巨变。”玉林市茂林镇的负责人自豪地说。
原属玉林市玉州区管辖的茂林镇,已由新近成立的玉东新区托管。被玉林人称为“特区”的玉东新区,是玉林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验特区,以特区化建设、特区化管理先行先试统筹城乡发展。
“‘特区\’主要体现在新机制、新经济、新城乡,它的发展始终不能背离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要把玉东新区建成玉林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先试的典型、示范和样板,探索建立可以在玉林乃至广西复制推广的‘玉林模式\’。”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如此描述“特区”的性质和未来。
玉东新区的诞生是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玉林市委结合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宽阔的视野和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并谋划玉林科学发展之路,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明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促进三化联动、创建三个示范”的具体发展思路,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稳妥推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力创建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市、现代农业示范市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
市长韩元利说:“统筹城乡发展是近年来玉林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理念、思路和工作的延伸。”玉林区位优势突出、非公经济活跃、农业产业化水平高、城镇化发展快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4∶1,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3.3∶1相当,统筹城乡发展有着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有利于玉林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与区内兄弟市形成差异发展、错位竞争,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为顺利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破题开局,玉林市开辟了占地112平方公里玉东新区进行试验。在玉东新区,可以强烈感受到“特区”的味道:新区工委的第一书记由玉林市委副书记兼任;新区合并了玉林经济开发区和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一套人马三块牌子;新区行使市一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管辖范围包括城市、街镇和乡村三部分。玉林市委副书记、玉东新区工委第一书记刘子福说:“玉东新区要以新机制激发活力,以新经济壮大实力,以新城乡改变面貌,率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机制,就是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充分发挥“行政区+开发区”的叠加优势,通过托管、授权、放权、机构延伸等方式,推进社会事业、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新经济,就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经济,积极引进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玉林新兴产业的聚集地、经济的新增长极,使玉林尽快实现由“一柴(玉柴)独大”到“多业齐兴”的转变。新城乡,就是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复合模式,把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实行城乡无差别政策和管理,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群众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均衡化服务。
同样将以新机制、新经济、新城乡为发展方向的玉柴新区、龙潭新区的挂牌也进入紧张筹备中。三个新区将联袂引领玉林先行先试统筹城乡发展。
玉林市认识到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大工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各种措施的制定基本以中长期目标作为参数,避免短期行为。为此,提出了“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的近中远期目标:到2010年,力争全面完成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开好局、起好步;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城镇化率达45%以上;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镇化水平达55%,土地规模经营率达75%,基本建成惠及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同质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带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新春祝福与关爱,带着全区人民的感谢与期待,春节前夕,自治区领导沈北海、车荣福、陈武、石生龙、黄道伟、陈向群、余远辉、吴恒、刘新文、莫永清、覃瑞祥、荣仕星、...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