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王雄
隆冬季节,塞上榆林捷报频传——继科技部批准榆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榆林市政府被评为全国产学研促进先进单位之后,总投资超过50亿美元的中国第一个太阳能热发电厂项目将落户榆林新能源产业园区;总投资10亿元的西京—榆林阳光能源项目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单晶硅棒,标志着陕西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府谷现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民营企业新阶段社会扶贫机制;2009年底,榆林榆阳机场吞吐量猛增到63.2万人次,在全国支线机场中增幅第一……
刚刚过去的2009年,面对危机“大考”,榆林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02.31亿元,同比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完成296亿元,比2008年净增70亿元,增长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33亿元,增长4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6元,增长2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27元,增长21.3%。榆林人均GDP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项均居全省第一。
这份红彤彤的答卷,源自于榆林全市上下一心、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源自于决策层审时度势的果断决策,对危中之“机”的准确把握。一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思路,调整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措施,为榆林经济社会步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展“五促三保”,整体经济逆势上扬
2009年,榆林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轨迹形成一条漂亮的曲线:曲线的底部,是今年一季度榆林GDP同比增长6.2%。之后,曲线开始稳步上扬:1—6月,GDP增长10.1%;1—12月,增幅升至13%以上。
(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剑英张红红报道2月1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市长胡志强在榆会见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安。李金柱指出,2009年榆林市受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三产发展...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