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九平报道 夜晚,站在陕西省榆林市区目前最高的建筑——人民大厦俯瞰城区,只见绿树成荫、路网密布、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微风吹过,现代化新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在人们印象中偏居塞上、毗邻沙漠的榆林市如今令人刮目相看。这个曾经以煤、气、油、盐等丰富资源而闻名于世的能源大市正以城市环境功能升级带动发展转型。
为了提升城市环境功能,榆林市委、市政府狠抓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环境提升,一大批体现城市特色魅力的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不断延伸,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实现大跨越。
近年来,榆林市编制了一批城市专项规划和控制性、修建性详规。其中《榆林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对96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市总体景观形象定位、风貌特色、空间形态、城市色彩、建筑风格、景观视线、夜景照明、标识体系等进行了设计,以提升榆林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和城市竞争力。
把完善城市功能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相结合,是榆林市环境功能提升的一大亮点。“新(城)旧(城)分治,各展风采”,在老街改造中,既保护古城文化特色,又着力解决老街区脏乱差的现象,全面恢复了“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独特魅力。
水,是榆林生态环境的短板。为此,榆林近年来先后投入巨资完成了榆溪河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形成了“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塞上新景观,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环境。
近年来,榆林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累计完成市政建设投资85.46亿元,建设了一大批市政道路、园林绿化、亮化、供水、供气、供热、环卫等基础设施工程。 (下转第七版)
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红红庄晨阳实习生石江龙报道9月2日,作为第五届煤博会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以“新战略、新思维、新方法”为主题的榆林中小企业经济转型发展论坛在市委会议中心举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