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婷报道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十一五”以来,榆林地区生产总值由全省第五位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GDP由第四位跃居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四位跃居第一位,财政收入由第三位跃居第二位,其中国税收入位居全省第一位,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任务指标大多提前两年完成。
“十一五”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指标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人均达到2.2万元,比“十五”末翻一番多;财政总收入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2000亿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这些指标大多在2008年已经完成。
在“十一五”跨越发展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榆林市“十二五”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5%左右,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一产实现产值220亿元,增加值125亿元;二产实现产值5800亿元,增加值2880亿元;三产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8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万元。
为实现这个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产业升级战略、空间优化战略、要素提升战略、环境改善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发展惠民战略,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将榆林打造成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打造中国内陆开放开发战略新高地,主要是建设“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陕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中心大城市。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一极,主要是建设“四个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高效服务的试验区、资源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和强市富民的先行地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葛蕃报道9月25日,市长胡志强会见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省长贝嘉蒂一行。比利时驻华大使奈斯,安特卫普省副省长卢多·海尔森、里克·罗特格,议长卢德维格·奈夫等出席。胡志强对贝嘉蒂等客人的到...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