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
9月2日至5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带领榆林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省苏州、宿迁、徐州三个市学习考察。代表团先后参观考察了三个市的城市规划展示、市政建设、产业园区、著名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文化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代表团成员耳闻目睹了每个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了三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敢想敢干、奋力向上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榆林的差距所在,激发了做好榆林工作、加快榆林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江苏三市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榆林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一、主要感受
一是经济增长快。苏州市2001年地区生产总值1760亿元,2009年达到7740.2亿元,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4.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1年为111亿元,2009年为745.2亿元,年均增长32%;9年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处于苏北的徐州市,2004年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2009年实现GDP2390亿元,财政收入467.3亿元,5年平均增长14%以上。宿迁市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54.2亿元,2009年增长到826.85亿元,3年翻了一番;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3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30.23亿元,3年增长2倍多;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国333个地级市中2005年排名第164位,2009年跃升到第81位,每年超越20个地级市,年均增长46.3%。
二是城市建设美。苏州、宿迁、徐州都是我国的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个市的城市建设展馆,运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人文历史、山水资源、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建设成果、规划布局、未来方向,使展馆本身成为广大市民与外界了解城市的窗口、休闲旅游的场所。苏州市通过保护与修复打造多处历史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保持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独特风貌,平江历史街区、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成功的范例,苏州还是国际花园城市、“东方的威尼斯”。宿迁市规划建设大手笔、高品位,生态优良,风光秀美,是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骆马湖旅游度假区、三台山风景名胜区是着力打造的城市发展新空间。徐州市借助山水相依的自然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植物景观,扩大市民绿色活动空间,碧湖、绿地、城市巧妙融合,休闲、观光、娱乐、购物众多功能集于一体,形成了云龙湖、云龙山、泉山公园等一批闻名遐迩的自然风景区。三个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延伸到每一处景观设计、每一幢建筑风格统一,从制度上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品位,均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开发山水资源,凸显民本和谐理念,每一个项目都成为城市的会客厅、民生工程的品牌。
三是投资环境好。内有凝聚力,才能外有吸引力。苏州、宿迁、徐州在打造环境优势上走出先手棋,创建了一流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苏州市准确预测长三角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后靠土地、低价劳务招商引资优势不再趋势,及时把握人力资源结构和工作、生活环境等跨国公司进入的重要选择因素,构筑人才高地,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了新的招商引资优势。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在吸纳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放开搞活,创造了“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环境。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达,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土地、煤炭、电力、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产业体系健全,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制造、建材、化工、食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层次,光伏光电、煤化工、盐化工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早、基础扎实,连续第4年位居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榜,投资环境在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四是工作作风实。苏州、宿迁、徐州三个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闯禁区、雷区,在思想解放上先人一步,在改革开放上率先突破,有机遇就抓,有条件就干。苏州领导干部信奉“让发展说话,用事实回答”“不看怎么说,只看怎么做”“不谈不能做,只谈怎么做”“不争论,不扯皮,只在加快发展上见高低”。宿迁领导干部的观点是:“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什么鞋适合自己的脚,自己最清楚。赞扬的,作为激励;批评的,作为监督。不实的,就作为一种观点,外面虽然品头论足,但适合宿迁的实际,管用就行。”全市上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能、我行、我成功”。徐州市棚户区改造面积330万平方米,涉及6万户,在充分调研论证后,拆迁改造实行政策扶持、公司运作、政府补贴的政策,制定细致的拆迁方案、办法,帮助居民算好经济账,尊重拆迁居民选择就地安置、就近安置点及商品房安置、定销房安置、货币安置等各种安置方式,做到依法动迁、和谐动迁、阳光动迁、人性化动迁,实现“大拆迁、大稳定”,受到群众欢迎。
(下转第二版)
编者按:
9月2日至5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带领榆林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省苏州、宿迁、徐州三市学习考察。考察团耳闻目睹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巨变,亲身感受各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敢想敢干、奋力向上的精神状态,并形成考察报告。本报今日全文刊登《榆林市党政代表团赴江苏三市考察报告》,介绍江苏三市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加快榆林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新闻推荐
浙江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调研组提出榆林沿黄旅游应采取“6+2”发展模式本报通讯员李永利报道笔者从日前召开的榆林市黄河风情带旅游发展座谈会上获悉,受省旅游局委托,浙江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行...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