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
榆林绿豆籽粒大、色泽好、无硬实粒,有“绿色珍珠”之美誉,是榆林市主要出口农产品,也是我国农业出口名品。其主要销往日本用于芽菜原料,年出口1万吨左右,创汇近千万美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90%以上。
近年来,随着国际绿豆价格上涨,绿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8月18日,适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在榆召开产业化示范现场观摩会,记者专访了体系首席科学家程须珍,她就绿豆产业生存之道、榆林大明绿豆未来发展谈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据了解,您曾经4次来榆林考察大明绿豆,那么您认为榆林发展绿豆产业具有哪些优势?
程须珍:榆林环境独特,光热资源充足,土壤病虫害较少,是最适合绿豆生产的区域。榆林绿豆是传统品牌,手工采摘,质量好,生产过程不需要进行消毒和多方面药剂处理,生产的豆芽比较粗壮且烂芽率低,在我国绿豆出口中,榆林绿豆品质是最好的,价格也是最高的,是最被国际市场认可的。同时,作为主产区,当地政府把绿豆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政策、经费的支持力度都要比其他地区多得多,所以这也是榆林很大的一个优势。
现在,榆林绿豆发展又有了新的优势,就是双沟覆膜技术。它是一项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简单,产品性状好,产量高,绿豆收成有保障,较传统种植成倍增产。榆林该技术搞得早,比较完善,我们一直十分关注,现将该技术列为体系建设中的栽培技术和继承示范亮点来推广、宣传,引导农民进行栽培。
记者:榆林绿豆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程须珍:榆林绿豆发展潜力非常巨大。以前榆林绿豆主要用来出口,但随着国内消费量增加,尤其是工厂化豆芽生产企业的建立,对优质绿豆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今后绿豆种植不需要只依靠出口,这样它在今后的发展就会很有前景。
此外,国家对小作物产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十二五”计划中将部分小作物的研究也纳入到了产业技术体系中来。作为绿豆的主产区,这对榆林来说是个很好的机遇。在本身具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上,我们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和专家将会给予榆林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未来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与榆林合作。我认为,榆林食用豆产业将会在“十二五”时期走进阳光迎来春天。
记者:对榆林绿豆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程须珍:榆林绿豆优势在于它品种的种性。我建议,首先应建立原种、良种生产基地和示范试验基地,加强对品牌的保护、品种的种性保护。其次应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多做文章,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例如在试验播种区,研究什么时候种植绿豆是最好的、种植多大密度产量最高、种植过程中施肥多少对产量是最优的、什么时候收获对产量和品质是最好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保证绿豆优质高产。最后,希望政府仍能加强对绿豆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加强绿豆病虫害防控和市场调控能力,让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本报记者魏丽娟
实习生刘婉 尚婧婧
程须珍(右一)在横山查看绿豆生长情况。 魏丽娟摄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李林凤报道截至8月25日,榆林炼油厂150万吨/年常压装置已连续安全平稳运转了整整730天,且没有进行过一次检修,没有出现过一次非计划停车,打破了该类装置“一年一修”的检修周期纪录。两年来...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