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强国峰)“米饭馒头一碗汤,豆腐辣椒素三样。”如今,在榆林市各乡镇基层单位的食堂里,这些家常便饭不仅是干部的“当家”饭菜,就是市、县领导下乡也在单位的食堂和干部们一样就餐。随着公务“廉政灶”制度在榆林市的不断推进,乡镇基层单位逐步结束了在营业性餐馆安排公务接待的历史。这是市纪委、监察局在乡镇基层单位推行公务“廉政灶”带来的可喜变化。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结合落实中省关
于制止奢侈浪费有关问题的部署要求,从今年3月起,市纪委、监察局在166个乡镇全面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遏制了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行为,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节俭”意识,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乡镇机关公务接待费用的下降,一种厉行节约、廉洁从政的新风悄然形成。
为了进一步深化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切实规范和改进乡镇基层单位日常公务接待工作,近日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将这一制度延伸到乡镇基层单位,明确规定各乡镇基层单位在接待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到基层检查指导、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确需用餐的,一律在单位公务接待
“廉政灶”就餐,单人单餐最高不超过20元,一律不得上酒,严禁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禁在营业性餐馆接待。同时,实行村级“零接待”,减轻农民负担,从源头上抓腐败,从吃喝上抓廉政,树立基层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形象。
在“廉政灶”日常管理上,各乡镇基层单位确定由一名领
导具体主管,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便于操作的公务接待“廉政灶”登记制度、公物管理制度、材料采购及出入库管理制度等,严格财务支出管理,实行一事一结和定期公开制。县区审计部门每年度严格审计乡镇基层单位公务接待“廉政灶”费用支出情况,审计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专题报告。(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传达贯彻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明年全市扶贫开发及﹃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
本报讯(记者吴丽霞)12月7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主持召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实施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精神,安排部署明年全市扶贫开发及“十二五...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