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艾保全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民防空创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榆林市始终遵循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力推进组织指挥、通信警报、防护工程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为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维护榆林市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榆林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指挥体系日益完善。在全省率先建设了机动指挥通信系统,并建立了通信报警体系,连接地方电信网、党政网及军队网的有线通信体系,全市无线电通信体系,为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战时防空袭和平时应急救援指挥提供了信息化保障,极大地提高了榆林市人防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防护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二是工程建设不断加快。认真实施《榆林市人防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使其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相继建成元驰世纪城、阳光广场等15项地下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三是宣传教育逐步加强。以人防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人防法律、法规和知识,在每年9月27日防空警报试鸣日鸣放警报,使防空防灾知识家喻户晓、深入
人心。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动荡扩散,热点问题增多。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古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榆林市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21世纪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举足轻重的能源战略地位,必然要求榆林人防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更加光荣的使命。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防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榆林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极大地拓展了人防发展空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节能减排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价值;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对“两防”(防空、防灾)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狠抓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工作要求,牢牢抓住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发展目标,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时,把人防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做到人防建设与国防建设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公共应急相衔接,努力实现地上地下
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筹管理、统筹使用,促进榆林市人防事业的新跨越。
一是坚持人民防空与国防建设相适应。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区和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人民防空仍然肩负着采取防护措施,同敌人的空中袭击做斗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存国家战争潜力的重任。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坚决贯彻执行人民防空法,大力搞好人防应急准备,使完善的人民防空体系成为强大的威慑工程,在平时起到慑止战争作用;在不可避免的战争到来之时,承担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的历史使命,为赢得局部战争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是坚持人民防空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经济建设是人防建设的基础,人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我们国家实行的平战结合方针,就是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一方面,要将部分闲置的人防工程充分利用起来,开办商业、服务业、办公、住宅和仓储业等,可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在人防工程规划和建设时充分考虑平时用途,建设平战两用的人防工程,提高人防工程利用率,不但可以充分满足和实现人防的战备效益,同时也可以实现人防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坚持人民防空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
日益紧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显著趋势。在榆林市城市化进程中,要坚持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人防建设规划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建筑与人口密集、道路狭窄与交通拥挤等矛盾,改善城市环境,拓展城市空间,有效地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坚持人民防空与公共应急相衔接。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关注民生问题,更要关注民安问题。当今,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具备强大的防灾减灾体系和功能,在各种大的灾难来临之际,能够组织预防、防御和自我修复。按照国家防空防灾一体化的要求,各级人防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这是人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对此,要从榆林市实际出发,借鉴先进城市的做法经验,深入研究防空防灾相结合的新路子,积极探索人防系统防灾功能在政府防灾指挥体系中的科学定位,逐步建立健全防空防灾机制,充分利用人民防空资源,增强城市的综合防护和应急能力。
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是新时期赋予我们重要的历史使命,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榆林市人民防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平安和谐新榆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燕凌远李笙来报道10月24日,榆阳公安分局接报称,发现网上逃犯何某某踪迹。民警火速前往抓捕,经过3个多小时蹲点守候,在榆阳区青山路将犯罪嫌疑人何某某抓获。经查,2010年3月至4月,24岁的横山...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