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晶报道 记者日前从榆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前三季度,榆林市进出口商品5290批,货值13.19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9%、31.5%;为进口企业成功对外索赔65.2万美元;签发普惠证和一般原产地证236份,可使榆林出口企业获得国外减免关税优惠37.9万美元。
今年以来,榆林市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中”的理念,严把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项目进口设备质量关,狠抓出口煤炭检验监管,通过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和“质量对比提升”等活动,以及扶优扶强、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等创新举措,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全市进口成套设备质量明显提高,索赔纠纷减少,出口大宗商品质量稳定、国际信誉良好,市级综合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合格评定委员会的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二合一”现场复评审,技术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榆林煤炭出口量一直占据全国煤炭出口量的50%左右。为做好出口煤炭检验监管工作,确保出口煤炭质量安全,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加强出口煤炭检验监管工作,对辖区出口煤炭企业实行分类动态管理;狠抓源头控制,实行派员驻矿全过程检验监管;定期与出口煤炭企业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煤炭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技术保障;切实落实与秦皇岛、天津、沧州等口岸局的协作配合机制,实行联合
检验监管工作模式,定期互通信息,及时掌握出口煤炭质量状况。前三季度,榆林市共检验监管出口煤炭724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48%。
出口农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
直是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重中之重。为此,榆林市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重在抓基地建设、抓源头管理。多年来,榆林出口农副产品从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问题,
“大明绿豆”已成为国际品牌,在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贸易技术壁垒下,仍然占据日本市场25%的份额。2009年,榆林市还积极扶持陕北48.4吨有机红枣顺利出口到了台湾地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丹报道为提高司法鉴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树立司法鉴定队伍的良好形象。11月2日,市司法局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在榆林世纪广场开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5周年...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