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安娜报道 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多了一个智囊团。12月6日,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将重点开展对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专题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服务于榆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委书记李金柱出席研究会成立大会并讲话。市委副书记陆治原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刘汉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政才,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曹世玉,市政府副市长张海峰,市政协副主席张北平,市政协副市级咨询员刘洪出席会议。李凤扬、张智林、卢智德、李涛等原市上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大会筹备组关于研究会筹备工作的报告,表决通过研究会章程,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选举办法,选举产生研究会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市委正市级咨询员白玉仁当选为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首任会长。
李金柱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为国家行政学院曹刚、榆林学院龙云、榆林市委党校张小平三位教授颁发研究会特邀专家证书。他在讲话中指出,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会的成立是榆林市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对于榆林市开展国家宏观区域政策和兄弟省市的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更好地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掌握区域合作交流的主动权、推定榆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会的成立,也是迎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谋划“十二五”发展的需要,对于榆林市全面分析陕甘宁蒙晋五省接壤带的发展形势和榆林市的比较优势,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
遇,抢占发展先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会的成立,也是破解榆林发展难题的需要,对于我们开展超前性研究、总结实践规律,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解决“三大失衡”、“三大瓶颈”、“三大掩盖”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金柱强调,研究会要坚持以推动榆林市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己任,牢牢把握好研究、交流、转化三大任务,使研究会成为党委、政府搞好决策的智囊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要面向实际和基层群众,积极为广大企业、农民、经济组织做好咨询服务,发挥研究会的咨询服务作用。一要整合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广泛吸纳知名的经济、社会理论专家、学者,党政部门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领导同志,优秀的企业代表,努力把这三个层面的智慧与力量整合起来,力争探索形成榆林特色的区域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二要搭建平台,推动交流合作,研究会要对周边兄弟市区的经济政策存在的利弊、发展的热点、难点进行交流研究,努力寻求合作意向,促进区域间的双赢发展;三要健全机制,促进转化应用。研究会要紧紧围绕榆林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推动成果转化的机制,把研究会的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依据。
李金柱要求,研究会成立后要务实开展工作,把科学制定榆林“十二五”发展规划、振兴南部县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书香榆林”等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以科学杰出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榆林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推动榆林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小军报道12月7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市委书记李金柱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钱远刚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东明,市政府副市长张海峰,市政协副主...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