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狮报道 12月2日,市委书记李金柱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调研时要求,市县两级要大力引导资金、人才、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全面推动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榆阳区牛家梁镇,示范园内的大漠明珠食用菌项目,占地300亩,有日光温室近300座,由榆林学院从事微生物教学研究的两名青年教师承包,以栽培食用菌为主,采取“技术服务、产品包销”的措施,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科研单位”的经营模式,即公司以园区内日光温室为基地,联系科研单
位给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公司负责统一收购销售农户的产品。李金柱走进“蘑菇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了公司的运行模式和生产流程,当得知该项目的负责人是两位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时指出,两位科技工作者加入现代农业生产一线,为榆林市农业科技工作者从实验室走向田野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他要求,各级政府要对响应政府号召、勇于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吸引一大批有知识、能作为的农业技术人才加入榆林市的现代农业建设。李金柱鼓励两位青年创业者要多去杨凌等
现代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努力做大做强自己的蔬菜品牌。
示范园区内的榆卜界万头养猪场是由榆林市一家大型民营建筑工程公司投资建设,猪场与园区内的设施农业互相呼应,形成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李金柱向公司负责人了解养猪场的生产模式后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榆林市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入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抗击风险能力。同时要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园区示范带动,把榆林市的800万亩大漠打造成
陕西第二大“粮仓”。
李金柱走进园区内一座智能日光温室,察看了蔬菜良种培育和示范成果展示。他指出,现代特色农业已成为榆林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市、县区两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依靠农业科技人才和先进生产技术,全面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创业人才把目光投向现代农业发展事业,扶持一批发展现代农业的企业家,使他们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者;要加强农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健全农业人才引进的长效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苗郝丽娜实习生徐子昕报道12月7日,记者从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获悉,延长石油榆林醋酸及配套项目一期2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酸项目的公用工程已投运,生产装置正在联动试车运行阶段,...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