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锁,看不到安装在哪里;有一个人,遭遇意外,却在疗伤期间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发明出一种“隐形锁”—— “看,好奇怪啊,这车头锁没有钥匙孔的。”在第七届玉博会的科技馆内,不少玉林本土的发明创造吸引了市民的眼球,而一种“隐形锁”更是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在后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发明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锁,化有形为无形
“看,这里无孔可入,所以小偷想偷都找不着门。”在现场,记者仔细地看起眼前改装过的电动车,只见钥匙孔的位置已经封闭起来,而全车上下也都看不到锁在哪里。在一旁的车主忙为记者“解密”,原来车上安装着他发明的一种电子报音防盗系统,车的开关由报警器控制,虽然整辆车都没有锁,但却让窃贼无从下手。“那么如果是强行搬走呢?”记者随即又提出疑问,“搬走也没用,车头被锁住了,只能原地打转;而且电机也锁住了,无法工作。”李德秋告诉记者,他发明的“隐形锁”真正达到了防偷防盗的目的,把有形的锁化为无形。
发明源自于自身的需要,并且惠及他人。“我的车刚买一年,就放在家门口,上去拿点东西下来就不见了。”李德秋说,发明一种新型的防盗防撬锁最初是因为爱车被盗,为此他做了两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一方面是锁的设计原理及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小偷的作案工具及方法。经过一番研究,他发现普通的锁不防贼,小偷只须用一种特殊的钥匙或者液压剪就可轻易将锁打开或毁坏;而较高级的电子锁虽然安全性能有了提高,但价格较贵,而且都有痕迹可循。“我原来曾发明过暗锁和高压锁,但都因不实用而放弃了。”李德秋说,他最早发明了一种暗锁,即在车辆一些较隐秘的地方再加一道锁,由于和防盗锁的作用一样,因此也没有更好的作用,而且在使用时也很麻烦;而能发出高压电的防盗锁虽然能有效地对付窃贼,但却有可能误伤他人。
能不能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锁?李德秋结合各种锁的特点,将锁、报警器与电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于2008年12月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电子报音防盗系统,使用时只要按报警器即可将车锁住,“朋友笑称我开创了一个‘无锁时代\’”,整个研发仅用了三个月。
人,让意志变力量
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这三个月居然是他生命中的最低谷——他是在手术后的疗伤期间完成了隐形锁的发明。据了解,李德秋2008年7月意外受伤,造成胰腺断裂,由于伤情严重,手术时间整整用了11个小时,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呆了21日才脱离生命危险,术后又禁食33天,直到9月出院时身高近170cm的他体重只有41公斤。
巨额的治疗费用、伤口的剧烈疼痛、沉重的家庭责任,犹如三座大山压在这个瘦削的男人肩上,然而,就在这样的绝境,李德秋却异常清醒了起来。病一定要治,有人在才有一切;人一定要好起来,照顾家庭和孩子;债一定要还清,这是回报也是责任。虽然伤口仍在疼痛,但李德秋的头脑却开始了高速运转,而成功设计一种新型的防盗锁也许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一次又一次地在病床上推敲修改设计方案,不断地思索更成熟和实践性更强的防盗系统;他一次又一次走出家门,只是为了“偷偷”去加工零配件。“他骗我说是去看病拿药的。”在采访中,他的妻子心疼地说,他当时身体尚未恢复就一心想着锁的事情,让她又担心又无奈。同年12月,李德秋的防盗系统研发成功!
“意志就是我源源不断的力量,人不能被困难、病痛压倒,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李德秋感慨地说。受伤的意外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可以说是绝境,但就是坚强的意志让他不仅战胜了伤痛,也给自己的人生建立了一个新的起点。李德秋略带忧虑地说,尽管发明已经完成,但由于目前尚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因此锁的成本较高;而且仅局限于熟人推荐,所以销路也并不理想。
“完成发明只是一个起点,最重要的是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意志所带来的无穷力量!”采访结束时正值2010年的最后一天,李德秋面带笑容坚定地说,新的一年必将带来新的希望,而心里有了无穷的力量就能战胜一切,迎来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1月3日,家住玉林城区教育中路的苏盛德给笔者打来电话,他开的新州旅业二楼走廊一盆种植5年的金边巴西铁树开花了! 这盆金边巴西铁树高约1.5米,绿叶苍翠,花轴下吊,小花闭合,浅咖啡...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