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自治区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勇在广西人民会堂接受媒体联合采访。孟亚西 摄
本报南宁专电(记者 赖新云)1月19日下午,自治区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勇接受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香港商报、中国新闻社、广西新闻网、广西电视台、广西人大网、中国改革报、中国县域经济报、人民代表报等中央驻桂和广西媒体的联合采访,介绍了梧州市按照雁行阵势发展产业的成效以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刘志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梧州雁行阵势发展产业的思路。一年后,梧州雁行阵势发展产业的情况如何,是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雁行阵势发展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一梯次是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已通过国家环保部、海关总署验收。作为全国少数几家通过验收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我们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千亿元产业。第二梯次是发展陶瓷产业和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其中陶瓷产业园已有60多条生产线点火生产,今后几年还将建成160条生产线。不锈钢产业园区今年的产值将达百亿元。第三梯次是发展医药、食品和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分别培育成为百亿元产业。其中食品行业的领头羊是上市公司—中恒集团,该集团2010年缴纳的税收就超过了4亿元。”刘志勇微笑着回答说。
在谈到建设绿城水都、振兴百年商埠的思路时,刘志勇说,梧州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的第二步棋就是发展商贸物流业,振兴百年商埠。“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十二个“翻番”。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富民强梧”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100亿元的目标。此外,我们将抓好道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等手段,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通过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等措施,将梧州打造成“粤港澳”的后花园,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刘志勇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还将实现民生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通过实施“安居乐业”工程,每年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确保更多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同时,梧州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不断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在五年之内解决8500户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帮助30万人实现就业。
“我们知道,在西江流域中,梧州上游有贵港、玉林,下游有肇庆、云浮等城市,黄金水道并非梧州所独有,请问梧州将采取哪些措施,在‘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抢夺战中取得优势?”面对人民日报记者“尖锐”的提问,刘志勇回答说,各市之间更多的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在“两区一带”建设中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和互动发展。梧州是广西最靠近广东的城市,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梧州提出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发展特色产业,就是实现差异发展的具体体现。
“梧州要打造成旅游休闲基地,请问梧州有哪些景点和服务能吸引游客?”“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梧州,拥有龙母庙、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骑楼城—文化长廊—龙母庙景区、石表山景区。现在,我们正在着力打造10多个度假基地。希望在座的记者能到梧州走走看看,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上梧州……”面对广西新闻网记者的提问,刘志勇不但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还向记者们推介起了梧州旅游。
中国新闻社记者十分关心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发展,对此,刘志勇回答说,尽管梧州人工宝石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多是以原材料、半成品销售为主,深加工还比较滞后。为此,我们首先要巩固梧州人工宝石的市场地位,通过强化设计等方式,提升人工宝石的品质。
刘志勇还回答了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项目建设,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县域经济等问题。充满智慧的回答,在赢得赞誉的同时,也让各媒体的记者对梧州的美好前景充满向往。
新闻推荐
梧州重点项目暨电子信息产业(香港)投资洽谈会在香港举行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