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金泰
清明将至,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同时,殡葬改革的话题也再度成为热点。民政部《2012年清明节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以“惠民、绿色、人文”为主题,大力倡导绿色殡葬,积极组织开展骨灰植树、撒海等群众性活动,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继续推行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祭扫形式。
部分群众仍习惯于大操大办殡仪殡葬
在目前大力倡导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社会上部分群众仍习惯于大操大办殡仪殡葬。
前段时间,记者经过玉林城区一社区,在一幢居民楼前,远远就看到搭建的大棚,棚内摆放有餐桌等,而在一侧,还摆放了许多花圈,在现场,不少人正在紧张忙碌着。
记者了解到,因为这户人家大办丧事,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但又不便出面与这户人家交涉,只好苦苦熬过几天。“那家住户门前放满了花圈,另外还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还做道场,小孩子看到都害怕。”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最难以忍受的是一天到晚吹吹打打,连续好几天都睡不好觉,心情就十分糟糕。
记者在玉林城区部分社区采访了解到,许多居民都曾被类似的烦恼困扰过,特别是在一些城中村,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为城中村的居民,不少人还保持着旧观念和老习惯,遇到丧事大操大办。市民认为,办丧事作为悼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文明节俭。
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市殡葬管理处利用多种形式广泛积极宣传绿色殡葬、文明殡葬,让市民认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主动保护生态环境,选择绿色殡葬、节地型殡葬方式。目前,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等绿色殡葬在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渐成风尚,市殡仪馆也积极为愿意实行绿色殡葬的市民联系,但绿色殡葬仍少有人问津。2010年,市殡仪馆曾接到一位市民提出海葬的请求,但最后该市民还是因种种顾虑而放弃。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说,其实市民可以尝试选择花葬、树葬、草坪葬礼等绿色安葬方式,这些方式花费用要比传统安葬少得多,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让厚养薄葬成为社会新风尚
大办丧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什么人们明知“赔钱”还是要大办呢?市民张先生认为,亲人过世,如果丧事办得太简化,担心旁人“指指点点”说闲话,担心别人说自己怕花钱小气。特别是给父母亲操办丧事,更是怕别人说自己不孝,面子上不好看。此外,受传统丧葬风俗影响,“厚葬”风气仍然存在,看到别人家的丧事办得很隆重,很风光而产生了攀比心理。
对此,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该倡导厚养薄葬、丧事从简的丧葬新风。厚养,是指父母在世时子女应认真地孝敬、细心地服侍、礼貌地对待,特别是父母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时,更应善待他们,充分满足其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需求,使其安度幸福的晚年,走完人生之途;薄葬,是指一旦父母去世,就本着节约的精神,力行薄葬的原则,不应以“孝”为借口大操大办,搞所谓“重孝厚葬”。丧事简办尽管是一个常谈的话题,尽管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办丧事还是存在着种种陋习、旧俗。对此,需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加大引导工作力度。
殡葬消费主要花在哪?
社会市场上的消费、基本殉葬服务和墓地消费
丧事大办、丧葬用品过贵等让很多人开玩笑称“死不起”。有市民坦然,什么项目都要收费,普通办一个丧事都要花掉数万元,殉葬消费还真是消费不起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殡葬消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的,即社会市场上的消费、政府定价即基本费用和墓地消费。这三大部分,社会市场上的消费是占着较大比例的。社会市场上的消费包括寿衣、香纸炮烛等丧葬用品、接待费用、招待费用、租赁车辆、祭祀物品等。随着殡葬改革的全面开展和巩固,殡葬行业早已处于非常开放的市场状态。现在殡葬行业的真实状况是民政部门管理下的殡葬行业和社会殡葬经营实体。社会上各个殡葬经营实体、各种经营网点、个体摊点、包括黑殡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社会殡葬经营实体与摊点的经营性质是以赚钱为目的,不受民政部门的管理和约束,服务收费可以随心所欲或灵活应变,包括欺骗、变相欺诈、哄抬物价等,导致花费大。而民政部门的殡葬经营服务单位的收费,处于政府的掌握、监管之下,是按照法规、政策执行的。
“由于群众对殡葬行业现状的不了解,容易把社会殡葬实体、个体、黑殡葬的一些非法行为、个例等负面的现象和办丧在社会市场上的消费,都算在了民政部门的殡葬经营头上,这是有失公正和公平的。”殡仪馆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民政殡葬行业人员表示:“办丧事的花费,应把民政殡葬经营服务单位与社会殡葬经济实体收费区分开来;把合法的经营单位与非法的经营区分开来;把理性消费与非理性(炫耀、炫富)消费区分开来;把自觉自愿的消费与强迫、欺诈的消费区分开来。不能把所有的花费都算在民政殡葬经营服务单位上,这样才能说明事情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出问题的真实性。”
办丧事大概需要多少钱?
节俭办丧事:市殡仪馆殡葬费最低1200元,公墓最低3800元/穴
市民办一个节俭的丧事大概需要花多少钱?据市殡仪馆的工作人介绍,市民办丧事费用分为基本殡葬服务和选择性殡葬服务项目两项支出。
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收殓抬尸、遗体存放、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等五项基本服务。选择性服务项目包括,化妆、整容、租用灵堂、花圈、寿衣等费用。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详细内容和收费标准执行。正常情况下,遗体接运费500元(15公里内),收殓抬尸费50元,遗体存放费50元/天、遗体火化费400元,骨灰盒最低100元,骨灰寄存费(骨灰盒100元/年,骨灰坛200元/年),合计1200元。若家属有其他服务需求,则另收费用。而市殡仪馆为方便群众推出的包含有卫生消毒和其他服务项目的成套服务最低收费为1880元。此外,对于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办丧事,凭民政部门核发有效证明5项基本殡葬服务费可享受费用下浮30%的优惠。因此,一个低保家庭在殡仪馆的最低费用可控制在840元。
仙鹤墓园是玉林城区周边唯一正在运营的公墓。据记者了解,目前,墓园墓穴最高售价为58980元/穴(可双人合葬),墓穴最低售价为3800元/穴,面积为0.17平方米,“墓穴的价格,主要是由所处墓区、面积、朝向和材料决定的。”墓区一名工作人员说。
据记者了解,市殡仪馆从3月15日开始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行风建设月”活动。在行风建设月活动期间,市殡仪馆将强化行风建设,切实提高殡葬服务意识、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市殡仪馆在行风建设月期间打造“阳光殡葬”,做到规范服务,上墙公布在岗服务人员,服务项目、质量标准、收费价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设立咨询服务台和服务监督电话,方便群众祭祀,提高服务水平,为祭祀的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网上纪念堂"倡祭祀新理念
记者了解到,近年,网上祭奠在玉林市也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蜡烛,寄托对逝者的哀思。网络祭拜比传统祭拜更加低碳环保,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祭拜方式响应了国家对绿色殡葬的要求,也符合年轻一代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目前在国内提供此类服务的网站有祭奠在线、中国天国文明祭祀网、天堂纪念网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祭祀网站,用户像建立博客一样,在填写完注册资料等程序后,即可为逝者建立一个文字图片类的纪念馆或者墓地。用户可以上传逝者的照片、生平介绍以及撰写祭文和生前故事,甚至还可以像在现实中一样,为逝者上香、摆放贡品、献花、点歌等,以示对逝者的凭吊和怀念。市民刘先生在一家大型网络祭祀站点天堂纪念网玉林站向记者演示了祭祀方式,刘先生说,他老家在湖北省,如果在清明节3天小长假赶回老家扫墓,不仅旅途劳顿不说,花费也不少,而网上扫墓很轻松,没有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普通网络祭拜虚拟性太强,缺乏真实感,为弥补这一缺陷,据记者了解,本月,自治区民政厅最先在国内推出实景网络祭拜模式。墓园工作人员拍摄真实照片后上传,市民网络拜祭时,甚至连碑文都可看得很清楚,让网络祭拜更加真实、温情,方便不能前往墓地的人员追思亲友。玉林市殡葬管理部门是否也可以推出网上实景祭拜呢?市殡葬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殡仪馆网站建设正在进行中,网上实景祭拜模式是该网站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现正在进行网站配备安装调试、网络管线布局建设、网上实景祭拜软件安装测试、人员培训等工作,争取尽快推行网上实景祭拜模式。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