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来有一份月薪过万元的白领工作,是厦门一家广告公司的总监。如今,她是福绵管理区新桥镇大楼小学的一名支教老师。
27岁的姑娘汤玲玲,在别人眼里是个“异类”,放弃安稳体面的工作,在贫瘠的山村里穿行,像个苦行僧,3年来联系建立了67个农村小学图书室,以及此次来玉林农村小学支教,她给农村的孩子带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只身坐26小时火车来玉林支教
2011年9月,汤玲玲来到大楼小学,了解小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后就返回厦门。回厦门前,大楼小学的校长小心翼翼地问,“你还会回来吗?”
从2010年开始,汤玲玲就帮助大楼小学建立了图书室,和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2011年8月底,汤玲玲从广告公司辞职,在朋友的诧异和不解声中,她先去甘肃送了一批书给当地的农村小学。
“物质上的贫困可以解决,但精神上贫乏就很可怕了。”汤玲玲除了帮助各个地方农村小学建立图书室外,萌生了支教的想法。
2011年“十一”后,汤玲玲打点行囊,只身一人从厦门坐硬座火车来到玉林。
坐火车坐得腿都肿了,到玉林后水土不服,拉肚子一个月,汤玲玲首先面临的是身体上的不适。甚至在玉林去学校的路上,她就打起退堂鼓,想转头就走。
“我性格比较倔,认定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这个信念让汤玲玲坚持了下来。和农村孩子做朋友
3月23日早上,天气突变,刮起大风下着大雨,很多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来上课。下课后,汤玲玲忙着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带着衣服和雨伞来接孩子回家。
调皮的孩子围着她打闹,在孩子的眼里,汤玲玲像个大朋友。“老师,我爱你!”一个学生曾经突然对她说。
记者在汤玲玲的课堂上看到,一些顽皮的孩子在下面打闹,汤玲玲费劲地纠正他们的错误。“有些孩子真的很顽皮捣蛋,但我也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
汤玲玲现在教五年级的语文和艺术课,上学期她教的课更多,基本各科的课都教过。2007年,汤玲玲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老家在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县,她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家境并不富裕。4年联系捐建67个小学图书室
除了支教,汤玲玲另外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农村小学建立图书室。
最初帮助农村贫困学生,汤玲玲是从一对一的帮助做起,包括资金资助和物质捐助。但在了解多个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后,汤玲玲意识到,农村孩子最缺乏的是精神食粮,这些农村小学缺乏课外书,孩子离开课堂后,就没有了其他的知识来源。
在甘肃、四川、广西等地,汤玲玲总共联系建立了67个农村小学图书室,其中在福绵建立了24个。在大楼小学,现在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图书角,每个图书角从图书室借来课外书,由学生自己管理。
购买图书的资金,是汤玲玲从多方筹集来的,然后从北京购买适合小学生的图书,运到各个小学。配书和发书的过程由北京的专业图书公司来操作。
汤玲玲经历过最艰难的事,是在甘肃运书到边远地区的小学,湍急的河流阻断了道路,幸好旁边有工地,借助于挖掘机把人和书运到对岸,然后用板车运到小学,“趟水过去水很深,最关键的是怕把书弄湿了。”
曾经有人问过汤玲玲,目标是建立多少个图书室?“学生确实想看书,又没有适读课外书、学校愿意配合、自己有时间过去,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我会一直建下去。”汤玲玲说。每个月最大的花销是买糖果
辞职后,汤玲玲没有了稳定收入,虽然吃住在学校,但每个月还要一笔最大的花销,就是买糖果。
“农村的孩子比较认生,而且我不懂本地话,得想点办法和孩子沟通。”汤玲玲现在在玉林准备联系建立更多的图书室,她每次去各个小学前,就在新桥镇的超市里买一些糖果,逗孩子开心,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听到孩子的真实想法。
几天前,她又花了80多元买糖果,每个月买糖果成了最大的花销。希望得到学校信任、配合
“和各个小学校长或老师沟通是费时间、费精力的事,有的校长想不到还有这种好事送上门。”在玉林联系建立图书室,汤玲玲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和当地学校的沟通问题。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学校能给予我信任和配合。”汤玲玲以前一直不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但现在她希望能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建立农村小学图书室这件事。这样她在联系学校时,可以省去很多解释的时间,腾出空来做更多的事。
汤玲玲觉得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孩子们捧着书,自己觉得有成就感。“有时候图书室刚开放,孩子兴奋地抢着书不撒手,直接就在图书室里看。”汤玲玲说,小孩子看书特别费书,书本容易破,但只要孩子爱看,就算翻烂了还可以再补充。
农村小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汤玲玲说,自己只是打了个补丁,如果这个补丁再次被磨破了,还得继续补上。
汤玲玲最佩服的是那些农村小学的老师,“他们一教就是一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他们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