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六万大山里的坚守 ——记福绵成均镇大水村村医杜明芳

来源:玉林日报 2012-04-15 04:36   https://www.yybnet.net/

她生长在玉林城郊,却嫁往六万大山的深山中;她住在四处漏风、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却把数千元药费赊欠给前来看病的老人、五保户、民工,且大部分无法收回;她数次被娘家人劝说走出大山重新开始生活,但她却义无反顾在深山与丈夫一呆就是30年,至今无怨无悔……

她的身上,有着太多让我们疑惑的问号。进山的路上,我们了解了她的过去

最初想采访杜明芳,是在2月中旬,但被福绵管理区的工作人员一口回绝了,“天气不好,是进不了山的!”这一等就等到了3月中下旬。

3月22日,是这几个月来难得一见的阳光灿烂的好天气。当天一大早,我们就从玉林城区出发,同车的福绵管理区工作人员告诉我,杜明芳刚巧到玉林城区办事,她将与我们同车回村。

过了玉福路口不远,我们的车子在路边停下,一个提着两个大包的中年妇女上了车,她就是我们此行要采访的杜明芳。

中等身材、微胖,说话大声、爱笑……看得出她是个热情爽朗的人。她指着路旁的村子说,“我娘家就在这里。”这让我们很惊讶,家在城郊,怎么嫁到深山里?

她直爽地笑着说,这个问题已经被人问过无数遍了。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们对她的过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1963年出生,1982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在成均镇大水村当民办老师的董业华,“当时的人都很单纯,觉得人品好就嫁了,没有现在的人考虑得那么多。”1983年生下女儿后,村里没有卫生所,女儿生病只能背着到邻村的卫生所看病,虽说是“邻村”,翻山越岭来回要走三四个小时。由于村里缺医少药,不时听人们说谁家的小孩子发烧挺不过来了,谁家的产妇难产死了,杜明芳很难过,下决心要学医。

杜明芳的丈夫原来曾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在村里担任民办老师的同时还帮村民看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杜明芳先是跟丈夫学,后来到镇卫生院培训进修,并考取了中专文凭,担起村里村医的工作。当村医是一个既苦又累的工作,没有收入,还得随叫随到。遇上急重症病人,如发烧昏迷、农药中毒的,不管是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她都是背起药箱拿起手电筒就出发,山里交通不便,大都是靠两条腿来翻山越岭,经常一走就是几个小时。

外出看病最怕的就是遇上蛇。山上蛇多,有一次杜明芳出诊回来爬一座陡峭的山时,前方突然传来异样的响动,抬头一看,一条被村民俗称为“蛇喷”的毒眼镜蛇正在前方竖着扁三角形的头,呲呲地吐着信子。杜明芳被吓得一脚退后滚下了山坡,好在一棵松树把她挂住……

几十年来的看病经历,使杜明芳有说不完的故事,但弯曲险峻的山路使我开始晕车了。大水村处于六万山的大山之中,车子进入山区后,路明显难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路被破坏得很历害,厚厚的泥浆使我们的车子走得很是吃力,山路崎岖,险象环生。车子在弯曲而泥泞的山腰间缓慢地行驶。

晕车影响了我的采访,重回到大山的杜明芳精神却很好。

“停下,快按喇叭!”正说话间,杜明芳突然历声叫住了司机,也吓了我们一跳。原来,前方的路已经被横七竖八的木头挡住了。“估计是有人在山上伐木,不按喇叭,有树流下来是很危险的!”话未说完,一块石头就在离我们车子不远的地方掉下。下去查问后才知,前方修路要伐木,车子是过不去了。我们只能弃车步行,在杜明芳的带领下,我们小跑经过了这段险路。杜明芳告诉我们,每到伐木季节,也是她最害怕的时候,大量的外地民工进入,山上的木头呼啸而下,时常有民工病了或被木头砸伤刮伤的情况发生,她是这片唯一的医生,只能硬着头皮顶着风险上山,不敢去想万一被木头砸中的后果。

在深山的家中,我们触摸到了她的现在

经过半个小时的步行,我们终于来到这个位于深山中的小村庄——大水村白塘水自然屯。从早上8时50分从玉林城区出发,12时15分到达目的地,用了3个小时25分。

这是个很小的小山村,山路从村中穿过,村民的房子就建在山路的两旁。杜明芳指着路旁一间低矮的小屋告诉我们,那是她的家。这间小瓦房在村里大都是一两层的房中显得非常的扎眼。

这个家很小,只有20平方米左右,被简单地分成两个区域,一边是杜明芳工作的地方,有一个陈旧的药柜子和桌子,另一边是床等生活用品。家里非常简陋,最值钱的“家当”是自治区卫生厅配给的一个冻疫苗的冰箱,其它的家具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物”。

更让人心酸的是,房子只有三面墙,杜明芳解释说,家里太穷了,她和丈夫一个是村医,一个是代课老师,收入很低,她每月只有300元的公共卫生补贴,丈夫的工资只有700多元。夫妻俩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一直过得非常拮据。房子是2004年才勉强建起来的,钱不够,后面的那堵墙只能用黑色的防雨毡代替。由于房子是依山势而建,前部分是平地,后部分就搭建在支起的木头架子上,下面是空的,透过稀疏单薄的木板,可以看到下面的泥土,记者走上去只听吱吱作响,感觉摇摇欲坠。

在家里,我们还见到了杜明芳经常提到的丈夫——“董老师”。这是一个厚道老实的山里男人,山村太偏远,没有老师愿意来教书,或是来了不久就走,董老师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小山村里,当了一辈子的民办老师。

回来不久,村里一个74岁的陈阿婆就找上门来看病,远远未进门就大声问:“阿芳,阿芳回来了吗?”见到杜明芳,她显得十分高兴。陈阿婆对我们说,她是个老病号了,十多年了都是找阿芳看病。打针拿药后,老人和阿芳叨了一会家常后走了。记者注意到,陈阿婆并没有付钱,杜明芳解释说,村里的老人,儿女大都出去打工了,身上没有钱,看见老人们可怜,她也不忍开口。旁边的董老师插口道,她经常这样,村里有一个五保户老人,从2001年开始到这里看病,直到2008年去世,没收过一分钱,光药费就用去近2000元。

13时30分,我们终于吃上了中午饭。吃完饭后,杜明芳开始整理药箱,说准备到“三爷”家看看。记者随手拎了拎药箱,挺沉!杜明芳说,这算轻的。据她介绍,每月的月初,她都得背着从卫生院领回的针剂走村串户搞卫生防疫,主要是为适龄儿童打计划内疫苗,顺便为村民看病,大水村共有24个自然村,村民住得非常分散,人多一点的自然村有100多人,少的只有三四个人,一个山岭只有一两户人家,她一般要用四五天才能把管辖的范围走完,晚上就借宿在村民家,所以每次出去都要一次把所有的针剂背完,两个药箱塞得满满的,“用扁担挑着,下坡的时候路滑就杵着一根棍子, 不然就没办法走”。

整理好药箱后,我们跟随杜明芳出诊。杜明芳说,现在乡村医生还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村里老人多,为这些老人们提供上门卫生服务,是她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爬上一个小山头,几户人家的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一帮小孩子见到杜明芳都亲切地叫她伯伯。她笑着对我们说,这些小孩子都是她亲手接生的,自打她当了村医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产妇死亡、小孩子发烧死亡的事情,这也是她感到最欣慰的。

在深谈中,她规划的未来让我们更生敬仰

出诊回来,已经是下午3时许了,在回来的路上,记者忍不住问她,付出了这么多,得到的却是这样少甚至还要给村民倒贴医药费,值得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杜明芳说,其实自己也曾退缩过,无数次觉得好累好辛苦,特别是家里经济拮据,无钱给孩子支付学费时,可每次看到村民们有病无医生看的辛酸,想到当初的心愿,她就只能坚持下去。她说,好在自己是个生性乐观的人,累了乏了就赏赏风景、唱唱歌,心情就又好了。记者感觉到,她放不下的其实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杜明芳说,她现在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希望通往各村的道路都能硬化起来,让村里人出入方便些,她外出看病也轻松些。另一个呢则是她自已的打算,她今年快50岁了,长期的辛苦劳累让她的肩、腰都出了问题,爬山涉水越来越吃不消,作为村里唯一的村医,她不得不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城镇里的年轻医生不愿来,村里的年轻人出去后不愿回来,杜明芳说,如果我干不动了,这一大片村里的老老少少怎么办?去年春节她儿子领着女朋友回来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我打算让她学医,接我的班。”杜明芳说,村里的卫生所准备建好了,条件会比现在好许多,她正努力说服未来的儿媳妇接过她手里的捧...

新闻推荐

宝骏6301.5L自动挡 在玉正式上市

本报讯(记者刘力)4月15日,备受关注的宝骏6301.5LAT玉林上市品鉴体验会在益舰宝骏4S店隆重举行。此次上市的新车共有一个排量两款车型,分别是1.5L自...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加强野外火源管理2012-04-17 05:44
猜你喜欢:
评论:(六万大山里的坚守 ——记福绵成均镇大水村村医杜明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