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追溯华夏千载文明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

来源:玉林日报 2012-04-09 04:37   https://www.yybnet.net/

追溯华夏千载文明,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无不有墨痕于其上。墨,以其独特的能力绘出了中华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底蕴。雄伟壮阔的中华绘卷上,有一处“岭南都会”的壮景,那便是我们的家乡——八桂玉林。凝视墨迹,我不由得想起《玉林儿女风采》第二集中记载的那位如墨一样的人——陈家波。

墨,不似珍珠闪耀四方,不如碧玉纯净无瑕,甚至没有丹青惹人注目,它披着凝重的黑色,沉着而稳重。但它是绝对的实力派。墨之妙,在于浓淡干湿。淡以消浓,浓以淡醒,湿以干为骨,干以湿为肉……墨纵情于纸间,营造了韵味无穷,令人惊叹的中国画的至高意境。

他,没有突出的长相,平常又朴实,不张扬不炫耀,如墨般谦虚与低调。而他绝对是实力派。专家说他的画构图饱满,视觉冲击力强,我尚无法体会,也无从了解专业的三线构图法是何等巧妙。但以一个高中生的视角,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画,大笔大墨,浓淡分明;浓之厚重,直逼人眼,淡之朦胧,给人无限的遐想。雄浑豪放的画面让人激动,我想他用墨时该是何等的酣畅淋漓。画家的修养和品性都影响着笔墨,墨落于纸,挥洒的不仅是墨汁,更是画者的心灵,那一颗热爱美术,享受作画的心于墨迹间彰显无遗。他所作的墨竹、墨梅、墨兰等,生机勃勃,韵从墨生,情于墨出。凝望墨梅,我仿佛还听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壮语。

他用实力说话,几十年的辛勤耕耘让他成为广西颇有建树的花鸟画家。其画从心所欲,艺术个性鲜明,如方形荷叶、长体鱼、怪异青蛙……他坚持笔墨至上的作画原则,同时又不忘创新,于是绘出了新意,描出了内心之画。有人说,中国画走向现代需要三方面的胆识:继承传统、师法自然和借鉴创新。我想,他都做到了。

墨,从不引人注目,它只是默默地流转于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手中,无私地描绘着中华底蕴图。

他,是如墨一般的人。35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为玉林美术队伍的壮大,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几度春夏秋冬,多少泥泞山路,他无怨无悔地奔走于玉林23个乡镇之间。寒假、暑假等休息时间,他一人一车,驮着书画作品穿梭于乡镇,一字一语地传播着美术知识。干瘦的脸庞,布满岁月留下的条条痕迹,我们应当向他致敬,他为玉林美术事业颠簸前行了数十载啊!当我们今日为苏华聪、梁耀、周跃潮等人活跃于画坛而自豪时,我们不应忘记他们都是陈老竭尽心血培养出来的颗颗明珠。

墨画,视觉盛宴。墨行,精神盛宴。陈家波,这个如墨一般的人将如墨一样长期驻留于我心,指引着我前行。有朝一日我亦要为玉林画上或浓或淡的一笔,为玉林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该文获《玉林儿女风采》第二集读后感征文高中组一等奖)

老师点评:文字清新隽永、毫无矫饰,主题鲜明突出、意味深长。

全文开篇富含文化韵味,引人入胜;内容上以“墨”为线索,墨既是陈家波先生笔下的墨画,更是陈家波先生如墨般朴实无私的精神,作者找到了二者的共通点,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由墨的特点入笔,进而总结墨画的特色,升华至陈老如墨般的人格精神,脉络清晰,便于阅读;结尾扣题,画龙点睛。

全篇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墨的喜爱和对陈老的敬佩及赞颂,文畅情达,感人肺腑,是值得一读的美文。(指导老师曾燕)

新闻推荐

独辟蹊径,让成功之花装点人生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追溯华夏千载文明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