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冠中摄影报道
4月4日是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记者在玉林仙鹤园看到,黄白菊花、白玫瑰等浅色鲜花受热捧,销售状况也很好,价格也有所上涨。但传统祭品如冥币纸钱等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市民选择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形式祭奠,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存在着火灾隐患。
许多市民选择在清明期间以各种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清明祭祀活动已经呈现出“绿色”祭祀现象,记者在仙鹤园公墓门前发现,有三四个售卖鲜花的小地摊生意都不错。一摊主告诉记者:“往年,纸钱、大元宝这样的祭祀用品比较受欢迎,今年的白色菊花特别受欢迎。”“家人以前接受不了鲜花祭奠的方式,总要烧些纸钱心里才踏实。”市民老梁告诉记者。献鲜花这样的“绿色祭祀”行为前些年主要受到年轻人追捧,随着文明祭扫意识增强,如今,部分中年人的观念也开始慢慢改变了,能够接受买些鲜花祭祖了。在仙鹤园里,花束、小花盆等随处可见,虽然菊花价格相比去年有了小幅上涨,但依然阻挡不了市民们的购买。
在江南公园,一位孩子正在父母亲的陪伴下放飞手中的风筝,风筝上写满了对自己亲人的无限哀思。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风筝是她和孩子一起制作好的,上面的字也是孩子亲手写的,希望通过这种特别的怀念方式缅怀逝去的亲人,这可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文明祭祀。一位民政干部表示,怀念先人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作为对传统祭祀方式的延伸与补充,像网络祭祀、鲜花祭祀这样的“绿色”祭扫方式不仅低碳环保,更体现了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希望通过多种“绿色祭祀”方式,使文明祭祀新风在玉林兴起。
玉林仙鹤园管理办事处的“凤姐”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前3天,陆续有许多市民前来祭祖;4月4日,约有4万人次前来祭祖。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