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药店多过米铺”,今有“酒庄多过药店”!短短几年时间,玉林城区的酒庄和酒类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几乎遍布城区每个角落,单是海达大道周围,就有各类型酒庄数十家,有的地方密度还更高。据记者从玉林市商务局得到的信息,目前玉林城区的各类酒庄和酒类专卖店超过了2000家。这些酒庄多是兼卖红酒的,又多以进口红酒为主,品牌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是什么原因使得红酒庄遍地开花?这里面到底有多高的利润?消费者接受程度如何?记者为此专门对进口红酒作了一个深度调查。
红酒知识相对缺乏导致价格混乱
记者巡查一遍后发现,玉城酒庄虽然多,但真正专业的红酒庄却没几家。一些酒庄的红酒跟白酒一样竖着摆放,连最基本的卧放红酒的专用酒柜都没有,就更不用说恒温冷藏酒柜了。即使这样,所有进口红酒的标价却一点也不含糊。拿法国红酒为例,很普通的日常餐酒,标价鲜有百元以下的,一般都是两三百元,庄园酒标甚至标到上千元。
到店里来的消费者对其所要购买的红酒的相关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多是按价格来购买,或是朋友介绍。他们几乎都不太了解进口红酒的具体酒庄、年份、级别、葡萄品种,也没人能说清楚包装上那一长串英文或法文等外文标识究竟代表着什么。不仅如此,当记者和店员聊天时发现,真正掌握红酒专业知识的店员也没几个。买的人不懂,卖的人不懂,喝的人也不懂,大家跟风喝红酒只是图个热闹和面子。正是因为消费大众对红酒文化的相对缺乏,红酒文化又与中国白酒文化大相径庭,导致了很多红酒笑话出炉,再加上进口红酒的价格不透明,就给了商家可乘之机,浑水摸鱼出损招。
从事进口酒经营多年的百兴盛酒业的吴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进口红酒单瓶价格为3欧元才允许报关,折合人民币25元左右。洋红酒运到中国的相关口岸要加上保险费、运费等费用,加上报税和报关等费用,大约需加价53%。也就是说一瓶口岸价约25元人民币的进口红酒,通过正规渠道报关后,进入国内的成本价大约是40元人民币。而这种成本价,一般是在代理商提前打钱给外国酒庄,货款押3个月,购买至少一货柜的红酒(一般为13000瓶)的条件下才能拿到的。接着,代理商将成本价40元的红酒以每瓶加价1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一手批发商,这种批发价前提是需要一次性批发红酒3000瓶以上。随后,一手批发商再以每瓶10元的加价转给二、三级批发商。一般而言,一瓶成本价40元的红酒转到三级批发商时的价格达到70多元。而从三级批发商转到红酒零售商卖出的红酒,价格基本要翻一倍,一般售价为150元属于正常。
另一位从事酒类经营的朋友告诉记者,从口岸价25元到零售价150元,表面上看是翻了约6倍,其中零售价与三级批发商的价格相差一倍,但红酒零售商还要支付不菲的场地费、水电费、人工费、促销费,且消费者如果要求开具发票,零售商还要再交税,所以没有一倍的价格是很难维持的。“层层加码是造成进口红酒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该朋友说。
进口红酒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记者在一些红酒庄发现,由于消费者对红酒的不了解,分不清上百元和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的红酒区别在哪里?这就导致了红酒市场“以次充好”现象非常严重。记者发现,不少普通级的餐酒外包装都给加上了木盒,有的甚至是皮盒。涉足酒类行业有20多年的禤先生告诉记者,原装红酒进口一般按箱包装,通关时都是裸瓶的,一箱一箱,根本不可能是单瓶豪华包装。由于一般消费者比较注重外观,认为红酒包装得越豪华就越高档,经营者就抓住消费者心理,红酒回来后重新包装,再标高价出售。
禤先生说,现在不少酒商直接去欧洲收购一些快倒闭的酒庄,在当地生产低端酒,再发回来销售。或者在国外注册个公司,然后向各个酒庄低价购买葡萄汁原浆勾兑装瓶后,再返销回来,进口后就摇身一变成了高档红酒。一般消费者根本看不出,却能给红酒经营者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如法国法定产区AOC级酒庄所产的红酒价格区间最大,从几十元到上万元的都有,这就让红酒经营者大有作为了。他们选几个大区AOC小酒庄的低价红酒,回到国内标高价出售,照样是AOC级别原装货,照样是法国红酒,但那很多属于每天牛饮的法国“农夫级”葡萄酒。所以说“以次充好”是扰乱目前红酒市场非常大的因素。
消费者花高价钱买到一瓶真正的原瓶原装进口的红酒还无所谓,起码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外国红酒,最要紧的是消费者花了大价钱却买了国内灌装的假洋酒,那给了谁都会窝气的。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进口红酒都标榜自己是“原装进口”红酒,其实很多是国内灌装的。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国内灌装的“原装进口”红酒一般流程是这样的:国内酒商从国外葡萄酒庄园购买葡萄汁原浆,然后在当地的专业葡萄酒加工作坊进行桶装;在桶装的同时,酒商联系国内的酒窖及包装场所,并委托国内代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进口到国内保税区后,就可以直接分装,也就是业内常称的“国内灌装”,但由于是在保税区完成该流程,因此,称其为“原装进口”也没有问题,于是一瓶并非原装进口的葡萄酒华丽变身,成了“原装进口”的洋品牌红酒。有时候消费者买到这种“国内灌装”的红酒还是真的红酒,怕就怕有的红酒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胆大妄为地往桶装葡萄汁里兑水兑色素加糖浆。
现在还有一个现象是“真瓶装假酒”,令人真假难辨。不法酒商用回收回来的名酒庄的真酒瓶,再灌装红酒按名牌酒高价出售。这些仿真度极高的假酒,一般的消费者就根本不可能分辨的。所以价格昂贵的名庄酒如大小拉菲之类,除非你火眼金睛,不然还是不要花那冤枉钱吧!
市场混乱令合法经营者担忧
一些不法酒商只顾眼前利益,鱼目混珠造成了进口红酒市场的混乱,不但使普通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令注重品牌信誉经营的酒商懊恼。百兴盛酒业的吴经理和福通商贸的谭经理都对记者谈到了假洋红酒对刚刚起步的国内红酒市场的危害和担忧,认为目前打击造假售假红酒惩罚过低,使得违法成本相对于违法高利润显得微不足道。
酒协会长胡学军认为,执法部门应要加大监督力度和惩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令造假售假者不能为所欲为。同时借鉴国外的打假手段,一次性令造假售假者倾家荡产,这样才能使造假售假者产生畏惧感,市场秩序才能恢复正常。
玉林市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科黄科长告诉记者,现在经营红酒的门槛很低,因为红酒不属于特殊物品,价格是放开的,由经销商自主定价,即使价格飞涨,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消费者如果觉得价格高,可以选择不买,发现假酒可以直接举报。黄科长说,玉林城区经营酒类的商家有2000多家,大部分都办理了备案登记。酒类经营者除了必须到商务局办理备案登记外,售卖的每一瓶酒还必须有《酒类流通随附单》,进口酒类商品还必须有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核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和《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的复印件。其中《酒类流通随附单》附随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详细记录了酒品的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和日期、数量,以及售货单位、购货单位等信息。目前玉林酒类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越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仿造、涂改许可证;经营假冒伪劣酒类产品;拒绝、阻碍执法等现象。
友情链接:怎么样识别正宗洋红酒
了解清楚葡萄酒的分级,学会从酒瓶酒标签上鉴别原瓶原装进口红酒。首先从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入手,13位数的条形码分为4个部分,代表着国家、生产厂商、商品等信息。查看原装酒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常见的葡萄酒国际条形码开头字母为法国300-379,中国大陆690-692,意大利80-83,德国400-440,西班牙84,澳大利亚930-939,智利780,阿根廷779,葡萄牙560,美国、加拿大00-09,香港489,新西兰94,南非600-601。
下一步看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精美?是否仿冒翻印?看酒瓶的封盖是否有异样?有没有被打开过的痕迹?看玻璃瓶,原瓶进口红酒瓶底多呈凹陷锥形,且瓶底深部较厚。好酒必定出自好年份,酒标上的年份日期标明葡萄收获年份,自2000年以来的好年份有:2000,2003,2004,2005。
怎么样品鉴红酒
把红酒冷藏到15度后开瓶醒酒,醒酒的目的是散除异味及杂味,使封闭的香味物质经氧化发散出来产生酒香。好的葡萄酒口感纯正,甜度与酸度平衡,味道层次井然,并且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品鉴一瓶红酒,要留意它的“色、香、味”是否俱全。一杯优质的红酒,入口时应有舒服的口感,你能尝到红酒的甜味、酸味、果香和果味,而不是苦涩味。优质的红酒酒体充满光泽而且通透,挂杯清晰,酒韵迷人,酒色呈宝石光泽,酒香馨悠,令人心神摇曳。优质的红酒停留在你的口腔内时应有幼滑的感觉,慢慢感受到其香醇,然后味道会丰富起来。咽酒酒液经过喉咙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咽酒后,优质酒口齿生津满嘴留香,酒香会令你有回味的感觉,而且在口腔内久久未能散去。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