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井盖都将有一个“身份证”,GPS定位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
5月份,玉林市一轿车轧到雨中井盖,井盖抛脱,车轮沦陷“黑洞”无法动弹,幸无人伤亡。6月份,济南一处窨井盖破损致六龄童溺亡;沈阳两起出租车因井盖掀翻,司机乘客受伤入院……井盖缺损,变成“伤人黑洞”,害人不浅。
近日,记者对玉林市道路井盖的情况进行了走访。发现玉林市井盖治理与全国其它城市一样,面临不少难题。产权单位有10多家,有待统一管理。
井盖产权单位,多!
市政处主要负责“下水道”、“雨水”井盖
记者在玉林城区民主中路、人民东路等路段走了一圈,发现道路上的井盖分布不一,有的在人行道上,有的在机动车道上,隔几米就有一个井盖,甚至更近。这些井盖形状、大小各不同,既有方形井盖,也有圆形井盖,型号规格也有不同。
记者发现,有些井盖,已经变形凹进去,有个别井盖,车在上面行驶,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仔细一看,井盖上都刻有不同单位的名字,有通讯部门的,燃气公司的,自来水公司的等。据了解,目前玉林市没有统一管理井盖的法规,自来水、电力、通讯等部门只要获得相关部门道路开挖许可手续,就可以设置井盖,并负责其管理、维护和修缮。
市政工程管理处卓副主任告诉记者,玉林市共有市政部门、供电、自来水、铁通、燃气、联通、移动、电信、网通、广电网等10多家井盖产权单位。市政处负责维修、养护的井盖主要是城区主、次干道以及部分老城区里带有“下水道”和“雨水”字样的井盖。
井盖缺失伤人,痛!
非市政处产权,接案后同样派人查看
一旦井盖出现质量问题或井盖丢失,行人或者驾车者往往始料不及,尤其是在晚上,很容易受伤,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苗园路非机动车道上就曾因井盖缺失,一过路司机摔伤入院。当时,人行道的井盖不翼而飞,但市政处又没有接到任何市民报案,晚上一摩托车司机路过,结果掉落井下面,摔成骨折,市政处也因此被赔偿。
根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因缺损影响交通和安全时,有关产权单位应当及时补缺或者修复。
很多市民并不清楚,井盖分属很多产权单位管理,井盖破损了、被盗了、抛脱了,全都打电话向市政处报案或投诉。“一些市民投诉我们无作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无奈。”卓副主任说道。
但井盖引发的安全事故,不论是行人、车主,还是市政处,都“伤不起”。卓副说,为了市民出行安全,即使不是本单位负责的井盖,只要有市民打电话报案或者投诉,市政处都会派工作人员去现场查看,然后通知相关产权单位去维修、安装井盖。
井盖防盗装置,管用!
井盖养护,一年花上15万元左右
井盖大多是铸铁井盖,不法分子,常常打井盖主意。据了解,玉林城区大北路美食街排污所用的铸铁井盖,曾被偷盗严重,53个井盖被盗窃或遭人为破坏,街道排污井盖缺失率达82.8%。
为了防盗,玉林市给一些井盖安装了防盗装置。安装井盖时,把井盖与井座连在一起,或者安装能够用锁锁住的井盖,或者用铁链固定住雨水井盖。同时,用部分水泥井盖、复合材料的井盖代替铸铁井盖。近两年来,井盖被盗的几率也随之降低。
卓副主任称,在人流量、车流量大的路段,如大南路、玉柴路段,多重型货车行驶,井盖容易被轧坏,下雨天雨水冲刷,也易被抛脱。如果建设单位安装的井盖质量不好,如金玉路,很容易破损。以上等原因,每年花在井盖的管理、修缮和养护的成本,达15万元之多。
数字化城管,在建!
每个井盖都将有“身份证”,GPS定位便于管理
5月份,开始进入汛期。市市政处对各路段的井盖进行焊接加固,对于学校附近路段、大型排水渠等路段,如一环路的井盖进行重点巡查和加固。
卓副主任表示,目前井盖的管理模式为“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但很多产权单位不可能随时有人监控路面井盖,因此,热心市民可拨打12319热线反映井盖丢失被盗等问题。他们将转告相关单位,督促尽快解决。
井盖事小,安全事大。对于井盖的管理,可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据了解,目前玉林市正在着手建立“数字化城管”,届时每一个井盖都将有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数字化城管,即把全市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对市政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等各项市政工程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普查,查清每一个部件的地理位置、物理属性及管理责任单位,进行拍照存档,进行编码,使城管内容信息化、精细化。届时,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系统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后,收集信息,转达相关负责人处理。这有效克服城市管理职责交叉不清晰的情况,有利建立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