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南流江边的树阴底下,一个用钢条简单焊成的铁架棚子,里面堆满了做相框的材料,上面挂着一小横幅,写着“雷锋精神服务点,免费为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照相”,10多张照片一溜排开,旁边外加一个一米多高的个人介绍木牌,这就是周铁汉简易的“露天摄影室”。
周铁汉老人,今年63岁,是福绵管理区新桥镇辛苍村人。周铁汉初小尚未毕业就辍学了,为了学习摄影技术,先后进了3次牢房,但这都没有减少他对摄影的热情。据老人自己说,1971年,玉林还没有相机卖,为了买一台相机,但又舍不得5.97元的路费,于是,他就独自骑自行车到了梧州,然后再搭乘轮船辗转到广州,才买回了他的第一台相机。
周铁汉告诉记者,他从事摄影事业已经40年了,他还曾在新桥公社开过摄影馆,退休后在南流江边、丽江家园对面摆这个摊子。周铁汉说,平日一有时间他就到这边摆他的小摊,不来的时候就叫住在旁边的老人帮看一下摊位。
他指着一张30cm×40cm的水晶照说:“这张收费要140元。”老人的收费都比正规的影楼便宜数十元。他有2个助手,但都是业余的。20岁左右的陆少梅的正规职业是幼儿园老师,她就是他的其中一位助手,在帮他□本报记者摄影拍照的同时,还可以帮他用电脑处理一下所拍的相片。周铁汉说:“她们都是业余爱好而已,有空的时候就跟他出去拍摄。”对于摄影,他认为喜爱了就很容易学了。
当今社会,“老龄化”成为了时下比较热的词汇,老年人在社会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在记者问及“免费为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照相”一事时,周铁汉显得有些兴奋,他不时挥舞着双手告诉记者,现在有些老人喜欢来他这里拍老人照,留个纪念。
在他经营这个摊点的两年时间里,有100多人来他这里拍照。他说,7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有说明他们身份的有效证件,他都可以免费为他们拍照,还可以免费帮他们晒一张小照片。
在现场可以看到,在他所展览的各位老人水晶人头照下方,分别有老人的名字及其出生日或是出生日期与去世日的相关文字介绍,并标上了摄影时间及摄影作者。
在给记者介绍各张照片历史的时候,他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其实每一张照片里都可能有一个故事。他指着其中一张标有“李母郑氏道娟像”字样的老人水晶照回忆说,她女儿叫他上门帮拍照的时候,1927年出生的郑道娟当时已卧病在床了,并且在拍下这张照片15天后就去世了,而这张照片恰好留给她女儿做纪念。张冠中实习生卢霜黄玉艳
在周铁汉的小摊里,除了各老人人头照外,还有不少玉林本地一些乡村活动的集体照。摊点看起来有点简陋,偶尔也有路过的行人因为好奇而驻足观望。记者在红豆论坛看到一则关于“露天工作室”的帖子。露天摄影工作室,还真有点意思。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