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玉林日报》“万花楼”刊出作家梁晓阳的《精神的丰碑(十一章)》(下简称《丰碑》),这是一篇具有风格新颖、语言简洁的散文佳品,读它如品珍馐,如饮玉酿。
先说新颖的风格。
散文的立意一定要新颖。新颖的立意,往往来自作者对事物独特的发现、理解和感悟。愈是个性化的,便愈是新颖的。古人云:“李杜诗篇万口传,如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实,散文的立意又何尝不需要出新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刘禹锡的《陋室铭》的立意。《丰碑》的立意,在“题记”中写得明明白白:“‘先锋力量——玉林市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评选活动\’于2012年3月启动,经过评委会和群众的认真评选,共有10位同志获得‘玉林市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荣誉称号,1位同志获得‘玉林市创先特别荣誉奖\’。6月19日晚,‘先锋力量——玉林市创先争优先锋人物\’颁奖典礼在玉林市人民会堂隆重举行。他们是玉林精神的丰碑,是广西精神的代表。”其实《精神的丰碑(十一章)》所歌颂的十一位优秀先锋人物的事迹已经在2012年6月19日《玉林日报》A2、A3版有每一位一千字左右的事迹摘登,而且有的先锋人物的优秀事迹,已有记者、通讯员写成洋洋洒洒的长篇人物通讯。可见赞美先锋优秀人物,可写“通讯”,可写诗歌,也可“事迹摘登”。作家梁晓阳却有创新精神,有所谓“取人所未用之辞,舍人所已用之辞;取人所未谈之理,舍人所已谈之理;取人所未布之格,舍人所已布之格。”《丰碑》别有独特风格,每章标题,只标其名“庞祖玉”、“文惠新”、“黄业珍”……歌颂每个先锋优秀人物大都是撷取友谊、爱情、工作和生活中最耀眼的浪花,款款道来,文中不时闪射出人生哲理,熠熠光辉;对所写人物的人称又统统采用“你”,不使用“他(她)”,使人感到非常新鲜和亲切。由于文体形式别致,犹如散文诗,每章题目只标其名,寥寥两三百字,欣欣意态生,完全突破了三段式的结构框架和堆砌材料的传统写法,读来感到清新活泼,别有味道,既得吸收精神营养,又得到艺术美的享受,看着怎不使我鼓掌赞赏!
接着谈谈简洁的语言。
概括地说,《丰碑》的语言是美的,美在简洁朴素。那种拖泥带水、华而不实的语言文风,不但破坏了语言美感,使人看了生厌,而且也必然有碍于思想内容的表达。毛泽东同志把“空话连篇”列为党八股第一条罪状,而且指出:“……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可见简洁的重要,语言的简洁决不意味着枯燥乏味、简单浅陋,相反,它倒需要高难度的技巧才行,好的语言是言简意赅,使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请看《丰碑》中“文惠新”章里的一段文字:“一句‘老南江\’,喊出了几多百姓的信任;一声‘文妈妈\’,催下了多少失足少年的泪水。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像文妈妈这样的人哪里可以找?”这段话不过50多字,就高度浓缩、概括了文惠新的先进事迹。
梁晓阳关于歌颂文惠新的文字,写得简洁朴素,虽然看起来很平凡,却是于平凡处见功夫。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是很难做到如此凝练的。“一句‘老南江,喊出了几多百姓的信任;一声\‘文妈妈’催下了多少失足的泪水。\’”这里的“喊”字和“催”字都用得很精彩,准确生动,含义丰富,可见作家遣词造句的功底。而简单朴素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以最经济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意思,因此要做到简洁像散文诗的语言也并非容易,这首先对所写的人物事件要胸有全局或全貌,熟悉他们的各个方面,掌握他们的特点或关键,这样才能高度概括,要言不烦,其次注意文字的锤炼和琢磨,做到如鲁迅说的:“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
《精神的丰碑(十一章)》是一篇合时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值得与读者诸君共赏、同赞!
新闻推荐
进入泰国皇宫,由泰国诗琳通公主亲自接见,泰国本土人都认为是难比登天的事情,她却实现了。她就是玉林师范学院2009级的学生宋润洁,在泰国留学期间,她获得了黎府皇家大学唯一的...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