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80万人,其中“90后”占据绝大多数。这意味着,在目前现有的社会年龄结构中将增加一个新的年龄段——“90后”。
标签:他们大多出生于1990年以后;他们活泼、开放,他们独立、自我,他们年轻、稚嫩,他们被社会赋予种种标签。这群在人们印象中个性张扬的孩子,今年他们中的第一批人要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直面就业压力是他们要上的第一堂社会课,他们会怎样面对呢?
印象
老师眼里的“90后”
——有想法,敢担责
——很自我,不够务实
“今晚毕业生晚会,19时开始走红地毯入场,要求男生穿正装,女生穿连衣裙。”接到各班班长的通知,玉林师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女同学们都各自忙了起来。走红地毯向来是明星们出席重大活动的环节,今年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毕业生也当了一回“明星”走了红毯。当晚,伴随着悦耳的音乐,毕业生和老师穿着漂亮,双双手牵手依次走过红地毯走进毕业生晚会的现场。会场内,专业摄影的同学将全程现场直播并录下留作纪念。说起“走红地毯”,黄同学还很开心:“虽然红毯不长,但是我和最好的朋友手牵手走过红毯走进晚会现场的时候,就真的感觉自己成了‘明星\’似的,内心很是激动。”该学院的团委书记马明坤老师告诉记者,整场毕业晚会节目的筹备包括走红地毯进入晚会现场这个主意是这群“90后”们想出来的,老师们觉得很有创意,而且也能为毕业生们留下难忘的回忆,便大力支持。
拍摄本专业的主题毕业视频、制作班级电子相册也成了这群“90后”庆祝毕业的一大亮点。视频《08舞本毕业啦!玉林师院再见!》讲述了玉林师院2008级舞本专业的全体同学从大一入学、一起奋斗到离别的故事。这段在优酷视频中的点击量达到了29023次的视频成了“毕业季”里玉林师院同学们观看和转载的热门视频。
玉林师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辅导员冯宇说,相比“80后”,“90后”的想法很多,他们在毕业后给自己定的出路也很多,比如今年考研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还有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这些都是以往没有的。但是,相对较好的生长环境也使他们大多数人形成了一种比较自我的个性,做人做事方面显得不够务实。
网络上,这群“90后”的毕业生争相晒他们的毕业照,有不少恶搞毕业照引起了争议,不少人对“90后”填标签,说他们“脑残”。对此,玉林师院心理辅导老师林捷副教授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90后”的孩子生长的环境相对好,而且崇尚个性,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担当,随着时间的历练,他们逐渐成熟起来,优秀的品质终会彰显出来的。
就业
当理想遭遇现实
——“90后”:“我喜欢”很重要
——专家:对就业的心理期望值估高,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迷茫困境
“90后”就业面面观
·做村官,当教师
6月23日下午,刚拿到毕业证的玉林师院应届毕业生小麦来不及跟同学们道别,就匆匆忙忙地奔向了火车站,踏上了开往贵港的火车。小麦今年报考大学生村官,已经进入面试的她充满自信:“我觉得在农村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我要建设出第二个罗政村来。”……“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乡村教师。”梁娟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福绵镇的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鼓舞,所以上大学的时候也报考了师范类专业。最近,她报考了玉林市的事业单位考试,希望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当老师的理想……
·考研
王海泉,今年初参加了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得了416分的好成绩,最终以第一名的总成绩顺利被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录取。他说,当初高考时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一直很遗憾,现在通过考研读上一所他喜欢的学校,他会好好珍惜这次读研的机会,争取有机会再读博,继续深造,做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好儿子……
·出国深造
吴瑽瑢,来自安徽宣城的“90后”女孩。四年前,她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玉林;现在,她又收拾行囊将奔赴美国,继续追寻她的求学之路。2012年4月,她收到了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如果可以,我想要多读一些书,这样就可以迟一点踏入社会。”她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就是在美国读完书以后要是还能继续深造的话就去德国念书……
·自主创业
6月19日上午,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在师院东校区揭牌开园。今年毕业的张磊抓住机遇,和同班同学在孵化园中开了一个名为“知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店,做起了“小老板”,为用人单位和想做兼职或实习的同学提供服务平台。他介绍说,外面很多商家想找大学生做兼职,由于没有统一管理便造成招聘乱象,而不少同学也想利用课余或节假日的时间赚点“外快”减轻父母负担。人力资源可以挖掘的市场很大……
·在家待业
行政管理专业的小覃今年也毕业了,但他却一点也不着急找工作,还在家悠哉的玩着游戏。小覃的父母均在机关单位里工作,家庭环境相对较好。他之前去面试过几家公司,但是都感觉福利待遇没有自己期望中的好,想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但都失败了。小覃说,不是自己不想出去找工作,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择业彰显个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毕业的“90后”在选择自己的工作时,很有自己的想法,更注重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点与前辈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据调查,不少“90后”选择去基层从事教师职业、或考取事业单位、或考取特岗教师。玉林师院文学传媒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陈老师介绍说,今年该院毕业生共401人,据统计约有100多人报名特岗教师考试。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也有所增加。玉林师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卢副处长指出,伴随着网络的成长,“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快捷,知识面广,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远远超越了“80后”。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对就业有想法有主见有创意,更愿意凭着自己的个性开辟一番新天地。此外,国家和社会也提倡大学生创业,鼓励、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65.6万,再创历史新高。考研之路是否是每个毕业生的明智之举?林捷老师认为,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在自己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各种准备的情况下选择考研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毕竟学历层次越高以后就越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如果一毕业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那就不需要选择考研。
频繁跳槽对己不利
频繁跳槽在如今的职场上已经很常见,受访的十几名“90后”毕业生几乎都表达过等工作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工作不满意就会跳槽的想法。对于“90后”频频跳槽,玉林市冠涛防护设备有限公司主管人事的行政副总何国政认为,“90后”们没有提前规划好自己人生的道路,对自己未来想要做的事达到的目标没有长期或短期的规划,所以就出现了“这山比那山高”的现象,一旦在某个职位上做得不开心或稍有不如意的就想跳槽。在招员工的时候不知道则已,如果知道有不断跳槽想法的人是坚决不招的。“招聘时我们首先要看人品。”何国政说:“一个人的人品最重要,最想要的是一些上进、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能力是可以再培养的,所以勤奋比努力更重要。其次看学习能力。一个人日后能否尽快熟悉本行业的业务就是要看他的工作能力如何,肯不肯去学,最后才是专业技能”。何国政建议毕业生在求职、就业前首先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再根据目标去选择行业,从基层做起,扎根下去,为之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成果。
就业形势严峻
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披露,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但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只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一些“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现实。据了解,玉林师院今年应届毕业生有3500多名,大部分已找到工作,但对工作的满意度却不是很高。记者调查时也发现,不少“90后”毕业生对就业的心理期望值估高,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迷茫困境。对于“90后”毕业生待业观望的现象,玉林师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卢副处长说,一些“90后”学生选择职业时存在就业理想不够务实的现象,他建议“90后”毕业生能够先就业、后择业,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并根据自身实际客观地调整就业理想,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一定规划,面对社会的挑战竞争要更加坚定、自信、从容。
记者了解到,今年就业形势较去年来说相对严峻。在毕业生工作会议上,玉林师院文川学院院长徐一周就提出,今年就业压力较大,毕业生存在问题突出,就业积极性、主动性欠缺等情况突出,为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改变观念,放宽视野;二、抓紧时间,不等不靠;三、主动出击,尽快就业;四、不要过分计较待遇。同时他也希望毕业生要牢记“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过分挑剔就业单位。
爱情
当爱情遇到现实
——“90后”:你是“毕分族”还是“毕婚族”
——心理专家:用成熟的心智去面对感情考验
毕业了,我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谈到这一话题,玉林师院的小七苦涩的笑了,她说,大家都说毕业的爱情有“毕婚族”和“毕分族”两类,而自己就属于第二类。小七的男友小张是一个北方男孩,他们大一开始相恋,四年来感情一直很好。今年夏天,两人都面临毕业,小张提出让小七跟他一起回北方,而小七的父母却坚持让她回桂平老家找工作。“记得刚开始恋爱时,我们说过毕业后会在一起。但真的到了面对现实的时候,才知道残酷。”小七说。
比起小七,媚媚算是幸福的。大二的时候,她与同校的来自安徽的小黄开始谈恋爱。毕业前,媚媚也曾一度为他们的爱情担忧,因为作为独生女的自己不可能离开父母跟小黄回安徽,为了两个人能在一起,小黄报考了媚媚家乡的公务员,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我准备带他回去见我爸妈,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能够结婚。”
据调查,“90后”绝大多数在大学甚至大学之前都有过恋爱经历。如今大学生恋爱的普遍现象,心理辅导老师林捷表示,从法律层面来看,大学生大都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相较老一辈的大学生,“90后”的恋爱观更独立、更自我,抗干扰能力增强。毕业生情侣“毕婚”和“毕分”的两种结果都是正常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就会涉及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也就变得更为现实。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距离感”加速了校园爱情的动摇,他们会认为,与其苦苦维持,不如斩断情丝,各自从头再来。在这种情况之下,“毕分”则是必然的。
对于“毕婚族”,林捷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大学生对待婚姻应该慎重。因为一个成熟的婚姻需要双方有处理婚姻的能力,有承担家庭义务的责任心,以及经济上的独立性。从心理学角度说,双方要有比较稳定的感情基础,能够用合适的沟通模式来处理差距和分歧才具备结婚的条件。
“不管是‘毕分族\’、还是‘毕婚族\’,我们都应该理性看待年轻人的情感选择。而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要学会如何用成熟的心智去面对感情考验,要根据现实来做出正确的选择。”林捷老师说。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广西玉林市鑫坚种养有限公司加大鱼塘改造力度,实行水产健康养殖,发展休闲渔业,进行鱼塘改造700亩,建设休闲渔业池塘200亩。目前,该公司共有鱼塘1500亩,主要养殖罗非鱼...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