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秦直道 天下第一大道 水木

来源:咸阳日报 2012-10-30 10:22   https://www.yybnet.net/

旬邑秦直道遗址公园本报记者 杨波海 摄

秦直道是秦始皇两项震惊中外的规模宏大的国防建设工程之一。万里长城闻名遐迩,被誉为世界奇迹,但对能与其媲美的千里直道人们似乎忽视了它的存在。

为了抵御外患,巩固扩大秦帝国疆域。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秦始皇委派大将军蒙恬为统领,太子扶苏监军,率20万大军镇守边关,同时承担修筑直道之重任。到公元前210年,仅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秦直道始于秦云阳林光宫(即汉甘泉宫所在地),向北沿子午岭经榆林、内蒙东胜县西,直抵今包头市西的九原县。途中飞渡黄河,横跨陕甘两省,穿越14县,全长900公里。而且,走向尽求其平直,故谓之“直道”。于是,途中逢山劈岭、遇石凿道、临沟填谷。其间,劳役之苦难以想象。道宽一般为30米,最宽处达60米左右。可并排行驶10至12辆大卡车。其最宽最大处,可做现代中型飞机降落之跑道。差不多每郡设站,每个站口犹如一座足球场。那时有民谣说,“郡郡通直道,县县送粮草”。可见它是当时北方交通之大动脉。如今,当你置身于子午岭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中,直道如一条绿色巨蟒,向北蜿蜓伸展,飞架于“群峰”之中。其壮阔之势,堪称空前绝后。

如此宏伟之举,后世多有记载与评说。大文学家司马迁走过秦直道,他在《蒙恬传》评语中写道:“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土堙谷通直道。”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有相似记述。

直道的开通,不仅沟通了南北,促进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之交流,也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圣威。一旦有战事报警,从林光宫到阴山脚下,只需三天三夜,秦军便会迅速出击。“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到了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武帝曾率骑18万之众,旌旗千里、浩浩荡荡,沿直道而上直指阴山之北的草原,堂而皇之炫耀雄威。唐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率10万唐军北征,沿直道北上,窥视匈奴之动向,从此匈奴族很少南下。

秦直道由甘泉宫起,由此北行经英烈山之村西,过“马槽梁”,偏东北上黄花山,过山间的“鬼门口”。这时峭壁险峻,为古之关卡要冲。向东北便为蜿蜓坡道,此地为“艾蒿湾”。进入初夏,阵阵浓香扑面。此湾向前乃“乏牛坡”。坡虽不陡,却直且长,步步登高,人畜于此皆气喘吁吁。上了此坡,便为“蝎子掌”,此地山高谷深,有民谣说:“冬走寒风刺骨凉,夏走油锅火鏊上。”正是它的形象写照。由此往前至“箭杆梁”沿北坡而下,至旬、淳、耀三县交界的七里川,便入旬邑境。

这条曾经名扬中外的千里直道,直至明清以后,才逐渐被冷落。追忆历史,我们不禁对两千多年前先民们的伟大奉献肃然起敬,至为叹服。(C)(5)

新闻推荐

公安部注销79万重复户口将建立人像比对系统

近日,公安部注销79万重复户口的新闻让我们见证公安部门用实际的行动杜绝乱办证办证难的难题,为百姓谋福利。据介绍,公安部注销79万重复户口是全国公安机关围绕民众反映强烈的“乱办证、办证难”问题...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秦直道 天下第一大道 水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