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韬 通讯员 马新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身为蓝领工人的至高荣誉,而邸亚秋作为延长化建高级电焊技师,不仅成为了延长石油获此荣誉的女性第一人,更是陕西省女性高级技能人才中的佼佼者。如何将平凡而粗糙的焊接作业演绎成一幕人生华章?“因为爱,所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邸亚秋如是说。
第一次握焊枪,注定要干这一行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邸亚秋继父扛“枪”。1986年,高中毕业的邸亚秋作为一名子弟,兴奋地迎来了化建首批招工。当时,面对到机关、后勤、或是电工等多项选择,邸亚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焊工种,并且立志要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名堂。
“父辈的引领,家庭的感染,环境的影响,做一个有过硬技术的人,能独当一面,是我从小的愿望。从第一次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就与‘焊工\’这个岗位紧紧连在一起了。”
这个当年的女学徒从此告诫自己:不问性别、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那时,平焊、立焊、横焊、仰焊,她一项一项地练;站、仰、蹲、趴,一招一式地学。别人休息或下班不干了,她还拿起焊把在现场找活儿练。为了学本领,她的衣兜里一年四季装着墨镜,只要哪里有弧光闪动,她就停下来弯腰看个明白,看他们用多大电流,观察焊条运行的轨迹和角度,再和自己的焊接手法进行比较。长时间的焊接,眼睛常常被弧光灼伤,肿得像个“水蜜桃”,皮肤也被溅出的焊花烧伤。白天,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单调而又枯燥的程序,直到把每一个手法练到最精;晚上,还要埋头自学焊接知识,以此弥补自己在焊接工艺和理论方面的空白。
当年的师兄弟,说起“初出茅庐”的邸亚秋记忆犹新。说她当年跟男焊工一起参加延炼会战,上山下洼,鞋带断了,找根钢丝一拧;十几米高的球罐,蹭蹭一口气就爬到了顶上;每一个战役,都是响当当、硬邦邦干下来。整整7年,她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从延炼一期、二期建设到连云港工程、杨子乙烯工程和南京工程,她从来没因为自己是女性而在工作上挑肥拣瘦,也没有因为住简易工棚而想家和偷哭过鼻子。相反,从一个黄毛丫头成长为公司及合作单位最值得信赖的焊工之一。
焊工“女状元”,成为攻坚克难的“王牌”
视技术为生命,千辛万苦却甘之如饴的邸亚秋,因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以管道、设备组对焊接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达98%的“岗位明星”身份,调任化建焊接中心焊接操作指导教师,在负责培训焊工的同时,随时出征去攻克施工技术难题。
2012年4月的一天,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加热炉管板发生渗漏。当时,正是甲醇市场销售最好的时候,停产一天就要损失数百万元,甲方非常着急,请求化建公司增援。公司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邸亚秋。接到通知,她火速飞抵现场,结合现场情况和管道金属的性能,迅速制定了焊接抢险方案并立即付诸实施。当时,管板材质是特种钢,焊前要预热到200多度,加之操作空间狭小,焊接时炙热难耐。她和另外两名师傅昼夜轮班作业方法,困了就地坐在地上打个盹,饿了吃块面包继续干。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终于高质量完成了焊接补漏。没有人知道,她的爱人也是这次调来的两名焊工之一,没有人知道他们距离上次分别已经快半年了,更没有人知道这次见面后,除了探讨抢修方案,他俩自始至终没顾得上问候对方一句。
200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靖西天然气一线泾阳段管道发生泄漏。当时,省天然气公司请人修复了三遍,探伤检测仍不合格。情急之中,他们想到了化建公司有个女焊工状元,便立即打电话指名道姓要邸亚秋出马。邸亚秋赶到现场后一看,焊口固定口不能转动,且不在管子正下方,偏左30°左右,加之焊接坑道仅有80厘米宽、100厘米高,人蹲下够不到、站起看不见,操作非常困难。然而,当看到现场数十双焦急等待的目光看着自己时,邸亚秋二话没说上手就干。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额头上滚落下来,衣服、裤子都被打湿了,她却依然不顾。直到次日凌晨,管道抢修成功,恢复通气。
有人问她,不累吗?她笑笑说,超负荷工作后,吃东西眼睛都是闭着的,用手指头才能掰开缝,但是每次听到经过自己亲手修复的机器设备正常运转后,随之而来的是油然而生的喜悦和自豪。
20年后华丽转身,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公司的首席技师和焊接培训中心负责人,邸亚秋多年来总是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别人,培训了一批批合格的长输管道焊接技能人才。
2009年年初,邸亚接受了锆合金管道现场焊接施工工艺研究课题。在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她和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开发出适合本企业施工条件的《一种锆管道焊接工艺方法》,并在当年榆林20万吨醋酸项目锆材管道施工中成功应用。2011年,她带领研发小组共同研发了06Ni9钢特殊材料焊接工艺,该工艺在延长石油勘探公司LNG10000立方米低温储罐焊接施工应用后射线检测一次合格率达99%,填补了化建低温储罐焊接业绩空白。在2013年、2014年在延长靖边能化园区、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等重点工程项目焊接施工中,她带领团队开发出适应新型材质现场焊接的工艺,并对焊工强化培训,使工程射线探伤一次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
在毫无保留传授技艺的同时,邸亚秋还多次担任教练,指导选手参加各类比赛。2005年、2009年,她组织公司焊工代表企业参加陕西省“宝桥杯”、陕西省焊工比赛,分别取得集体全能第一名;2010年,在省国资委系统焊工职业技能一类大赛焊工选拔大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2013年,荣获“陕汽杯”第四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团体金奖、银奖……
目前,她带领团队自主开发的焊接工艺就多达200多项,配合技术人员完成焊接工艺评定300余项。她个人也先后荣获陕西省焊工大赛第一名、技术能手、技术状元、首批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焊接专业第一带头人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性高技能人才。凭着一股精神、一份执着,她终于实现了人生梦想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董渺通讯员赵益锋贺敬)榆林市去年以来以问责敲警钟,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持续加大追究问责力度,着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榆林自首轮党风廉政巡查以来,对全市落实“两个责任”...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