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瑶
重特大病救助,由于消耗巨大,“等米下锅”的情况依然严重。据统计,陕西省重特大疾病救助人数占同期医疗救助的人数比较少,但对资金需求量大。2015年的救助资金需求依然达到3亿元左右。
2012年至2014年底,全省共实施重特大疾病救助426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336万元,每人次均救助10159元,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谈起医疗救助的筹资渠道,陕西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调研员单耀峰说:救助资金账户都是专户管理,由财政部门具体管理,形象地说就是“用钱的人不管钱”,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资金流转的公平公正。现有的筹资渠道主要由这几部分组成:中央划拨、省级财政支持、市县区财政配套、社会捐赠以及利息收入。在2015年,省级财政方面可能会增加,与此同时,单耀峰坦言如今的筹资渠道中社会捐赠至今都尚未见动静。
保证资金到位,把钱给需要的人,不仅需要政府严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群众的自觉自愿配合。“搞好医疗救助能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松绑”是榆林市榆阳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在他们的工作中发现资金存在“虚构”的隐患:相当一部分提出低保申请的家庭,目的是为了获得医疗救助,却给低保制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013年底,陕西省将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下分账核算的城市医疗救助资金与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并统筹下拨给中央、省级医疗救助资金,市县按照实际救助需求,统筹支用,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一体化。这种尝试,值得称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斌峰通讯员王军)6月8日,是榆林市榆阳区走马梁庙会的日子,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借庙会之机,充分利用庙会人员集聚、宣传面广、影响远大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员带着宣传展板与资料前来“赶庙会”。...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