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锦国)7月28日,对于榆林市榆阳区黄家圪崂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黄家圪崂村历时8年、耗资3亿多元建设的新农村项目全面竣工,全村222户村民告别了破旧的窑洞,搬进了宽敞气派的别墅楼。上午9时许,黄家圪崂村举行了隆重的交房仪式。现场,村民们早早赶来排队依次抽取新房号,签订交房协议。拿到钥匙的村民,喜气洋洋来到新房仔细查看房中每一个角落,更有不少村民迫不及待地往新房里搬起了家具。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要感谢给村里干实事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文堂。以前村里穷得叮当响,十里八村都知道,村上的男青年连娶媳妇都是个大问题。”黄家圪崂村过去的贫穷面貌让村民刘志祥记忆犹新。他回忆道,十多年前,村里年年闹饥荒,贷款拖了一年又一年,家里生活很困难,当时连盖房子的钱都是七拼八凑借来的。
直至2007年,走出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张文堂,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以自己的企业集团无偿投资3亿多元,带领村民将黄家圪崂村的水、电、林、田、路等所有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愚公移山”式的改造。虽然张文堂已成为众人眼中的“大老板”,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于2007年主动请缨返乡任村委会主任,帮助家乡新农村建设。
8年来,为了改变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张文堂和黄家圪崂村村委会一班人动用50多台机械,上劳1000多人,起早贪黑,推山填沟、整理复垦土地3000亩;治理河道2条,移河砌堤8000米,修建水库和抽水站各6座,铺设灌溉暗管12000米;修建连接“三余路”道路、村庄道路及田间道路共36公里,新建桥梁5座;完成村庄绿化、道路绿化和荒山荒坡绿化360亩;建成老年公寓、村民住宅别墅楼222套,使全村实现了“农业水利化、经营规模化、耕作机械化、住宅别墅化、道路水泥化、环境生态化”。
梯田层层绿、道路处处通、居住家家美。如今的黄家圪崂村绿水环绕、松林遍地,林中有村、村中有水。目前,黄家圪崂村人均纯收入已达23560元,较2007年的2400元增长了9.8倍;人均耕地达到4.2亩,较2007年的0.8亩增长了5.3倍。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陈卓珂记者耿薇)8月31日至9月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东率检查组赴榆林市,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李晓...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