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园林与城市融为一体,玉林--这座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的千年古城,在"创园"中实现了美丽嬗变。
二环路城东路段,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齐头并进。
玉林市区一环路绿树成荫,市民快意畅行。
快乐的人,是美丽的。
玉林师范学院西区绿树成荫,行人享受惬意的绿色。
清湾江沿岸公园,市民徜徉其中。
路在延伸,绿随路建。
创园工作持续推进,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努力。
花卉、盆景点缀立交桥,造就了城市立体园林景观。
园林水景,散发着自然与人文的浪漫气息。
生态优美的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居民的绝佳去处。
既要建起来,更要管起来。园林工人正在进行日常园林养护。
江南绿轴贯穿,市民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品位和大气。
俯瞰玉林城区,大片绿色覆盖城市。秋日的玉林,绿色满城,园林相映。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正在今日迸发出蓬勃生机。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全市人民精心织就的园林盛装,正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仲秋时节,漫步在玉林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精致的园林景观和郁郁葱葱的绿色。
2010年,在捧回“广西园林城市”奖牌之后,玉林市举全市之力,吹响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集结号。“敢为先、善创业、重务实、尚包容”的玉林人,正以创新实干的作风,走出一条具有玉林地域特色,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的“创园”道路。
注重讲究城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互交融,力求既能体现特色鲜明的风格,又能彰显生态自然、古朴雅致的城市魅力。目前,玉林市区初步形成了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道路和水系绿化为网络,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依托,以综合性公园、区域性公园、专题公园、“五小”工程(小绿地、小广场、小游园、小舞台、小街小巷)及城市出入口等节点绿化为亮点的生态园林系统。
按照城市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玉林市新建了城南公园、黑石岭公园、白马岭公园、西郊公园等九大公园,对有效增加城市绿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园林建设中,玉林市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充分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协同作战的能力,逐步把城市建设成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如今,玉林城区步步见绿、处处皆景,城市生态环境和宜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市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带来的实惠。
(本报记者沈善东蒋寿荣李岳青陈伟平蒋金泰陈东通讯员梁大新摄影报道)
开门见绿 推窗见景
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最具说服力的是浓墨重彩的绿色。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绿量——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又称三维绿色生物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考量。“创园”过程中,玉林市相继实施公园及小绿地绿化工程、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城市交通要道路口环岛绿化工程、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工程等,点、线、面、环四个层次科学布局城市绿地,城市绿量的增加实现了质的飞跃,卓有成效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园林城市 幸福家园
一座城市的绿色景观和宜居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满眼是绿色,步步是风景,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让玉林处处都充满着园林的优雅和勃发的生机。勤耕不辍的玉林人,用生机盎然的绿意,用繁花满城的美景,装点了多姿多彩的家园,享受着充满绿色的生活。
城在景中 人在画里
一座城市的品位升华,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是最直观的外在体现。
满眼的绿色,连绵的美景,徜徉其中,不管到哪里,都让人对玉城产生一个感觉:城在景中,人在画里。
全民创园 脚步不歇
一座城市的前行态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进程中。
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家园绿化,多栽一棵树、多养一盆花、多种一片草、多洒一滴水,绿化身边的环境、美化自己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为“创园”增光添彩。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