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羽毛画获得专项资金扶持今年3月,玉林市南流江宝玉石雕件《守望》荣获“2015‘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让业内对玉林市工艺美术创作刮目相看。而在不久前2015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的评比中,玉林市有8件工艺美术品获得金奖,10件获得银奖,13件获得铜奖,获奖作品包括有羽毛画、瓷器、编织、玉器、石雕、木雕、布贴画等,获奖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玉林市工艺美术品整体水平一次集中表现。玉林工艺美术品,成为广西工艺美术业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实,羽毛画等玉林工艺美术品积淀着独特文化内涵,也是玉林的名片。由于市场退化、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等原因,玉林市传统工艺美术品在发展和传承上遇到了瓶颈。但可喜的是,近年来,玉林市工艺美术业民间专业性组织先后成立,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渠道开拓展销平台,羽毛画也获得了自治区及本地的资金扶持。久负盛名的玉林工艺美术初现复苏曙光。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手工艺品行业要更好地发展起来,需要借助互联网和金融平台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现状:高端礼品市场萎缩,手工艺品迫转型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流通量的减少,不少手工业从业者都面临着重新寻找市场的问题。
玉林羽毛画历史悠久,做工精致美丽,曾经驰名中外,是众多字画收藏爱好者的上乘佳品。玉林工艺美术厂的雷厂长表示,羽毛画作为玉林的代表性手工艺品很受欢迎,但近年来送礼、收藏的渐少,生产和发展变得缓慢了很多。
“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卖贵了没人要,卖少了不舍得。”这是玉林工艺美术大师黎斌的话。黎斌从事布贴画生产已经十几年,她的作品色泽丰富,栩栩如生,作品《和谐》获得今年“八桂天工奖”的金奖。由于人力和资金有限,黎斌的作品不多,多数作为礼品送人,只有少部分卖出,但每卖出一幅,价格都会比市场上各种装饰类的画贵出不少。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市场化,黎斌也曾想过将自己的技术与生产工艺品的厂家结合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拓宽布贴画的市场,让布贴画成为大众消费的手工艺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这个想法没有实现,玉林的布贴画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仅手工艺品在市场遇冷,即使是前几年备受推崇的木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玉林正龙木雕的黄志龙告诉记者,这几年高端礼品市场不景气,花费心思精雕细琢的木雕产品做得少了,做多了怕没人买,做贵了怕卖不掉。
困境:资金不足,人才缺乏仍是难解之题
记者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几乎每一个手工艺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的困境。工艺品生产行业陷入了一个没有人才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就筹集不了资金,没有资金更找不到人才的怪圈。
从事工艺美术品生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光是学会和熟练掌握一门技术一般都要3-5年,制作一件产品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因此,工艺美术品从业者越来越少,很多行业都面临着技术传承的问题。根据《中华手工》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55%的传统手工从业者年龄在50岁以上,近6成传统手工从业者尚未找到继承人,近7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
目前玉林工艺美术厂里仍在从事羽毛画生产事业的只有几个人,多数都是退休之后再复业的老员工,羽毛画技术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断层危机。雷厂长表示,虽然想要多招点人,但是大多数人只关心能不能挣到钱而不是真心实意学技术,还有一些人学了技术之后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而陆续离开,所以多年下来还是原来的几个老员工在维持着羽毛画的制作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限,无法筹来资金,就更难雇佣新的人手。
在技术传承的问题上,手工艺从业者都进行过或多或少的尝试,布贴画大师黎斌曾开过辅导班,让更多人参与到布贴画的制作中来,但由于很少人能静下心来学技术,很多人都是半途而废,最后不了了之。木雕大师黄志龙为东阳木雕的传承人,打破了技术“传男不传女,家传不外传”的传统,只要有人愿意、有心来学技术都会认真教授。目前黄志龙收了几名学徒,在技艺传承上有了一定的保障。
部门:逐渐重视行业发展,帮扶政策显成效
据了解,玉林市近年来对工艺美术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玉林市的工艺美术品和从业者走出去,在政策和资金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玉林市从2012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岭南杯”工艺美术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的工艺美术品和工艺美术大师,再将优秀作品和人才选送到自治区和全国各地参加评选。此后,每年举办一届,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截至目前,玉林市获得“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5人,获得“玉林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58人。
同时,玉林市的工艺美术品在省内以及国内都表现出色,其中市工艺美术厂作品羽毛画《群猫戏球》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玉林市工艺美术工作者苏积昌、工艺美术大师莫伟创作的南流江宝玉石玉雕《守望》获得2015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莫伟创作的南流江宝玉石玉雕《望子成龙》获得铜奖。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玉林市的工艺美术品。
另外,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博白南流江宝玉石协会等民间专业性组织纷纷成立,为玉林市的工艺美术品向更专业更规模的方向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在政府的支持下,玉林市从2012年以后,每年都举办工艺美术作品展销会,筹建了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手艺玉林展区等展示、销售平台,让玉林的工艺美术品能更好地“走出去”。
玉林羽毛画也得到自治区和本地二轻联社的重视和扶持,目前已获得部分扶持资金。“我们接下来将认真准备招聘新人进来学习培训的事宜,将羽毛画的技术传承下去,只有人手充足了,市场才能慢慢打开。”雷厂长说到。
业内:互联网+助推“请进来,走出去”
尽管这几年在本地工艺美术从业者、企业及各级政府的努力下,玉林市工艺美术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玉林市工艺美术业底子薄、水平低,在发展上仍存在诸多的困难。
没有资金就解决不了原材料、宣传推销、人才培养等问题,资金扶持光靠企业和政府是不够的。在考察先进地区的工艺美术业之后,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的钟会长认为“工艺美术+金融”的模式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即发动银行、保险、投资等企事业共同成立投资评估公司,由公司对某产品或工艺大师进行市场评估再进行投资生产,继而由公司进行统一的宣传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与互联网的结合,将成为新时代手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网上开手工艺品店。就传播而言,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将让传统的手工艺更加生动、直观和便捷地展示给潜在消费者。目前玉林市已经有不少企业和从业者开拓了网上销售手工艺品的渠道,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钟会长表示,要让玉林市的工艺美术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需要做到“请进来,走出去”。玉林市工艺美术品品种不够丰富,高水平大师缺乏,“请进来”就是要引进更多外地的高水平大师,到本地来交流学习甚至留下发展,带动本地技术的发展。“走出去”就是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本地的工艺美术品到全国各地的展销会参展,积极参加各类工艺美术品大赛的参评。不仅产品要走出去,从业者也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只有见多识广,充分了解市场才能创造出更多符合潮流富有新意的产品。
在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玉林市二轻联社和工艺美术协会也做出了努力,尽快实现在职业学校及玉林师院等学校里开展相关技术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到企业里参观交流,学习技术。
(记者黄春斯实习生黄玲春)
新闻推荐
占用应急车道,将被依法处理...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