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金先生无疑是我们玉林的一代名人,可惜早已离我们而去。“本地姜”、“周身刀”作为李家金先生高水平、知识全面的美喻,一点也不为过。他的诗联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尤其是他的自挽联,更传颂一时,作为街头巷尾的美谈。确实,他的自挽联谐趣,幽默中更见其对联功夫,也写出他的人生悲哀。
自挽联(一)
百事无成,枉在人间称铁汉;一钱不剩,且归地下铸铜仙。
这是社会上流传他的一副自挽联。这挽联大约是在1946年-1948年间写的,旧社会旧体制,经济贫困民不聊生。他当时虽为教师,薪酬甚少,家有几个孩子,生活极度困难,可以说是在水深火热中过日子。他惘然若失,感到前途渺茫,为排解胸中一股闷气,写挽联道出当时的悲痛心境。其实,他作自挽联一共有三副。发表于当时的《鬱林日报》。其余两副为:
自挽联(二)
君子固穷穷不滥;精神不死死何悲。
自挽联(三)
生男育女,接物待人。一世饭,餐餐忙,谁知万事皆空。伏枕沉思:喜怒哀惧爱恶欲;
写字撰文,制歌作画。周身刀,张张利,可惜半钱不值。闭门长叹: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民国社会没落,他也怀才不遇。联句勾画出一个穷困的教书匠形象,令人泪洒。他已离去,后人说起李家金,还常聊及此事。笔者不擅作联,想用一首《西江月》聊寄我的一片哀思。西江月怀念李家金先生
一介书生好学,教书育李培桃。忘饥废寝作黄牛,生活困难依旧。
世上难成好汉,阴间想必封侯。定然住上大金楼,铸就铜仙没有?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