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华 通讯员 阮仕喜)“天网、地网、人网交织,技防、物防、群防叠加”,今年以来,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把平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在“零发案”小区创建中,建立部门和民警包抓、物业和保安负责、居民和群防配合工作机制,推出“A、B、C分类管创”举措,实行“网上网下”对接运行模式,呈现出“人防力量增多、物防设施齐备、技防措施配套、网络监控巡防、人口管理规范、小区发案下降”格局,成为“零发案”小区创建“亮点工程”。据统计,截至10月底,榆横分局管辖55个小区有35个实现“零发案”,“零发案”率占小区总数的63%。
榆横分局是榆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276.2平方公里、企事业单位96家、中小学校9所。从2014年开始,榆横分局把“零发案”小区创建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治安突出问题的切入点,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门工作组,制定“零发案”小区创建方案,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明确“天网、地网、人网交织,技防、物防、群防叠加”为基准的工作思路,明确各警种、各部门职责任务,结合小区自身特点与实际,制定相应创建模式,警民配合,共同推进,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所辖小区全部“零发案”。
为了杜绝“零发案”小区创建“走过场”,榆横分局将辖区55个小区根据发案情况,推出“A、B、C分类管创”措施,即“A”类属于“零发案”小区,全年不发生刑事案件;“B”类属于“限发案”小区,全年所发的刑事案件不超过4起,在两年内达到“A”类标准;“C”类属于“降发案”小区,全年所发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20%,在两年内达到“B”类标准,3年内达到“A”类标准,并将“降发案”小区创建任务,全部分解到各警种、各责任部门,建立“所队包警区、民警入小区”创建工作机制,所有科室按警区划分实行责任包干,所有民警人均负责一个小区。
如何有效保证少发案,不发案,榆横分局将“小探头”建设引入“零发案”小区创建,做到视频监控“无盲区”,物防措施“无漏洞”,人防力量“全动员”。截至目前,在小区新安装各类监控摄像头1275个,有12个小区安装“一卡通”门禁系统,1个小区建成视频监控与红外线报警系统,50%的小区使用车辆号牌识别门禁系统。他们创新开展“大巡逻”,充分发挥由保安、巡警、片警组成的点、线、面“三级人防”作用,协调各小区采购巡逻车、摩托车、自行车,对保安队伍培训、推广、使用巡检系统,保证保安人员按时按点巡逻、门卫24小时值班,形成保安控点、巡警控线、片警控面的“三级防控网体系”,提高管事率、见警率,降低发案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俞国轩)《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自2015年5月1日起试行半年来,榆林市国家税务局积极响应,以抓好税务稽查规范化建设入手,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坚决规范稽查执法基本流程、基本行为、基本文书...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