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记者 唐正芳通讯员 陆宏夏 岑记华
上月31日,贵港市港北区工业园标准厂房片区内,一个坡度为40度的钢架上,一辆三轮电动车上上下下、前进倒退,还不时在半坡停下又起步,行动自如,引得现场赞声一片。
这里正在举行贵港首台新能源电动车下线仪式,刚下线的电动车在钢架上的完美表现,征服了见多识广的业内人士,在场的广西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赵长顺评价:“贵港的三轮电动车制造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新能源电动车终于有了“贵港造”,这意味着,贵港在2015年全民招商引进一大批项目落户的基础上又结硕果。
新能源电动车有了“贵港造”
仪式开始前,停在金泽科技工业园现场的两辆白色半封闭的四轮电动车特别引人注目,不少人站在一侧与其合影;生产车间还有不少二轮的、三轮的电动车。港北区区长曾健清介绍,目前工业园有整车、配套生产企业6家,正在洽谈的有25家,除广西本地企业外,还有占全国六成市场的江苏丰县,以及山东、浙江等地的企业。预计2016年园区将会有30万台的产能。
当天,广西柳钢大菱、贵港市万富、荣泽、凯兴、高彪以及星迈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揭牌,这当中有3家整车生产、2家生产车架配件。值得一提的是,星迈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门为新能源电动车行业而生,它为这个行业所有进驻企业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贴心服务,促进贵港市电动车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
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说:“首台新能源电动车的正式下线,既是贵港企业界的一件喜事,也是贵港工业发展领域的一件大事、盛事,填补了当地在新能源电动车生产领域的空白,它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也将为贵港乃至中国—东盟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从招商到产品下线仅用时半年
从2015年6月开始招商,到12月底的新能源电动车下线,仅仅半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期间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星迈科技企业孵化器总经理练列敏至今述说起来,语气从容淡定,而言辞之中更多的是对当地政府所做努力的充分肯定。
贵港是农业和人口大市,新能源电动车是国家推荐生产的运载工具,扶持力度较大,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群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为此,贵港将眼光定格在新能源电动车上,并将此作为2015年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家里在柳州有新能源电动车厂的练列敏,成为这个项目招商的主要成员。
李新元介绍,2015年贵港树立“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理念,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民参与、重力招商。针对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政府组团前往江苏丰县以及浙江等地考察、招商,贵港“通航运、通高速、通高铁”的交通优势和位于东南亚便捷通道的区位优势,让不少客商动心。
另一方面,将贵港定位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于2015年7月出台《贵港市低速电动车生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符合电动车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二轮电动车可实现带牌销售,三轮、四轮电动车均可上牌,解决了最为担心的电动车“合法身份”的难题,为推动发展电动车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确定金泽科技工业园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载体,这里已建成15栋共2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3栋办公楼、4栋宿舍楼,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电动车生产基地的发展有了自己的空间。
港北区委书记韦庆强介绍,多重优惠政策的出台助推了客商的快速落户,比如拿出真金白银来降低企业进驻成本,包括入驻标房补贴租金、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优惠、购买标房补贴资金等。另一方面,政府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入驻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开启“带牌销售”绿色通道,人社部门对电动车生产企业的招工、培训给予重点支持,商务部门对入驻园区的电动车企业快速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并为企业提供内外贸物流方案,政务服务中心对发证全程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为入园企业优先办理原产地证书,金融部门与入园区电动车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购车业务。一系列软硬件举措,催生了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城的快速成长。
力争今年产值达10亿元
当地政府付出的艰辛终于有了回报,广西柳钢大菱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生产企业也不负众望。赵长顺说:“刚下线的乘龙三轮电动车爬坡能力非常强。以前在全国大型展览会或新品推介会上,看到的爬坡最陡的电动车不过30度,而乘龙品牌电动车在40度坡度上前行倒退轻松自如,半坡起步也无难度,说明其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前列,特别适合于广西山区及云贵川地区使用。”
乘龙三轮电动车生产厂家广西柳钢大菱公司董事长梁文元介绍,目前国内新能源电动车生产,两轮车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程度,三轮车正在争夺市场,估计四轮车将出现暴发式增长。“哪里政策好,哪里就能做得好。贵港提供了一个让人想象不到的好平台,特别是《低速电动车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在华南地区是独有的,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也特别有吸引力。这里生产电动车主推三轮和四轮,相信贵港成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的日子不远,我们对此特别有信心。”
玉林新视界电机科技公司生产的机电产品占了广西1/3的市场份额,总经理郑大武说,贵港的推介工作做得很到位,表现十分突出,他已知道很多企业想来落户,因此专程前来参加仪式,刚下线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该公司生产的,“下一步会考虑在贵港开分厂。”
贵港市工信委技改投资科科长岑高峰说,将出台电动车企业及产品的公告制度,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同时通过引进电机、电控、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效益。港北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黄英梅表示,下一步将做好进驻企业的各项服务,同时跟踪已签约的25家企业,使他们尽快落地,力争2016年电动车产值达到10个亿,用3年时间把电动车产业打造成为贵港的重要支柱产业。
新闻推荐
敢闯敢干迈大步——解放思想转作风、打赢经济翻身仗系列评论之三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