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一年一度的春运,那可真是亿人迁徙,浩浩荡荡。早在20年前,春运堪比西天取经。2月18日,柳州汽车南站生产经营部主管陆平还原了当年鲜为人知的春运往事。
“与现在相比,当年的车子档次很低,是用货车改装而成的,篷布一盖就拉人了。车长9米(现在的大客车长13.7米),木头板凳,中间是过道,有两排座位,一排有3个座位,另一排有2个座位,共45个座位。平时都趟趟满员,何况春运。”陆平回忆道,柳州汽车南站在1986年成立,他是第一批客车司机。广州、八步、桂平等线路他都跑过。当时,道路多为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柳州到广州单程780公里需要开12个小时,间隔100多公里就休息一次。
“根本没有超员处罚一说,引擎盖上也坐人。”虽然时间久远,但人挤人的场面仍历历在目,陆平至今也不曾忘却:“人货混装,危险品不严查,只是提示,带鞭炮坐车的都有。能挤就挤,一趟车最多挤进八九十人。更夸张的是,那时的车没有空调,只能开窗通风,到达目的地时不管是司机还是乘客都灰头土脸的。哪像现在,从柳州到广州,都是空调大巴,城市间的距离也因为便利的交通缩短了,出行方便、快捷了不少。”以前的客车司机虽略显狼狈,却很牛,不但开车专业,修车也很专业。陆平回忆,当时的客车司机 都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具有扎实的驾驶和汽车修理专业知识和基本功,驾驶、修理一肩挑,除了大修,其他故障都得自己解决。“那时好玩,发动机没有编号,坏了就拆另一辆车的发动机来换。”每每说起这些,陆平都忍俊不禁,有时还笑出声来。
有一年春运,陆平的印象最深。
“大概是1988年,客流剧增,客车少,我跑广州班线,趟趟爆满。又接到任务要去支援玉林、灵山,来回不停地跑,吃饭在车上,到站就在车上休息两三个小时。创下足足12天不下车的纪录。”陆平说,当时只讲奉献,又处于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精力充沛,能坚持住。
足足跑了28年春运、这两年已成为柳州汽车南站生产经营部主管的陆平说,以前的春运只有20天时间,近几年延长到了40天。
但随着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民航、高铁不断发展以及私家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南站也由只能容纳500人左右的候车室升级为现在的一级客运站,客车也由“货车”升级为航空座椅的豪华车,数量由最初的6辆13名司机增加到了400多辆800多名司机,春运发送旅客由2万人次增至2013年的28万人次。当年春运只管“走得了”,如今各项法规逐步健全完善,对春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走得安全”。
日报记者唐小玉
新闻推荐
2016年我区进一步扩大了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对口自主招收全区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毕业生(以下简称本科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规模,并改革了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近年来,我区本科对口中职自主...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