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业一手牵着市场,一手牵着社会,在帮助政府完善社会治理方面,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保险业在玉林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功能越发明显。
为加快发展玉林市现代保险服务业,日前,玉林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玉林市现代保险服务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玉林市第一部关于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玉林市保险事业的发展推进工作做出了部署安排。记者采访了市保险协会,让他们对《方案》涉及群众贴身利益的内容进行解读。
推动农业保险提质扩面
自2014年玉林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后,玉林市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而“三农”保险在惠农支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越发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方案》明确,继续结合玉林市实际,不断推进涉农保险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农业保险提质扩面。稳步扩大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森林等大宗农产品的保险覆盖面,力争实现愿保尽保。适应农业生产风险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增强保险方案的科学性。
开展农业灾害风险区划,逐步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和费率的区域差异化。将农业保险与良种良法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整合等农业产业化政策相结合,引导和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强农业保险政策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之间的协调和联动,发挥政策合力,扩大政策成效。
制订出台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发展政策。鼓励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水产畜牧、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特色经济林等特色农业保险,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风险保障需求。针对水稻、生猪、罗非鱼等玉林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展产量保险试点,丰富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保险,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农村保险服务网点明年覆盖到村
据了解,《方案》将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继续实施全市农房统保工作,不断提升保障程度和服务水平。开展面向农户的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保险+信贷”等增信类保险服务,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引导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扩大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面,推广贷款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对人身意外保险保费予以补助,提升农村家庭抗风险能力。加快农村保险营销服务部、农村保险服务站等基础网点建设,到2017年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打通农村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化解医患矛盾纠纷
《方案》中指出,将充分完善和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主要通过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重点领域责任保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其中提出积极配合自治区推广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业风险分担机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建立完善特殊群体风险保障制度。
鼓励各地以政府购买保险服务方式,为低保户、五保户等低收入人群以及享受国家抚恤和补助的优抚对象提供意外伤害综合保障,积极开展面向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保险,创新民政救助机制,兜住民生底线。探索将小额保险与扶贫开发机制相结合,发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对贫困户保证保险保费予以补助,加大保险扶贫工作力度。
在发挥保险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用中,亮点之一是将大力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支持化解医患矛盾纠纷,提出2016年启动公立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全区统保工作;2016年市内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达到90%以上;2017年逐步向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站等公立医疗机构推广的目标。
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功能
《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助推玉林市实体经济发展。鼓励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企业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参与玉林市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完善支持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为企业对外贸易和“走出去”提供投资、运营、劳务用工等方面的一揽子保险服务。推动保险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推动保险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围绕玉林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旅游保险,为重点旅游项目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增信、融资等一揽子服务。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完善消费金融体系,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社会灵活就业人员将保险行业作为创业和就业的平台。
(记者陶继军通讯员陈家蕾)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