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老棉
职业:工程承包商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老棉心里五味杂陈,这么冷的天,往年他早已收拾行囊,收假回北流老家,看望年迈父母,帮家里大扫除,置办年货,喜迎新春佳节。但今年,由于他承包的部分工程款迟迟未结清,无法让工人拿到过年钱,他心里过意不去,因此坚守玉林,想方设法帮工人讨回血汗钱。
4万工程款,被拖欠近一年
今年40多岁的老棉是北流隆盛人,10多岁时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从事装修工作至今已30年,成了一名“包工头”,承揽建筑工地的活儿。
2015年2月,老棉从玉林市一家建筑公司承包下人民东路一家单位的装修工程,包括内墙抹灰、外墙、地板贴砖等,总工程款近7万元。按当时双方签订的协议,工程完成后10天内该公司结清所有款项。
揽下工程后,老棉带领11名工人辛苦工作一个多月,同年4月完工。老棉很快领到了工程款3万元,剩下的4万元,对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等一下”。
4万元按人头分摊,平均每人是3000多元。
老棉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近1年时间。每次去追款,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搪塞,让他相当无奈。
工人误会,他有苦说不出
在外受委屈,面对工人,老棉也常被误会。“工人以为是我故意拖欠他们的工资,暗地里不知骂了我多少遍。”老棉说,手下的工人基本上是亲戚或村里父老乡亲,他们不明就里,误以为他连熟人都“坑”,不靠谱,不愿跟他干了。手下的工人由最多时的二三十人,减至目前七八个人。
工程款被拖欠,生活还要继续。老棉后来在名山街道、城西街道、仁东镇等地陆续接到工程,他一次次回家招工。“帮你打工,你都不给钱的,谁还想去?”村里人不愿跟他外出干活了。老棉只好在外雇日工。接单比以往减少,因为难以找到足够人手,有些工程不得不放弃,让他深感惋惜。
每个节假日,也成了“催款日”。老棉说,节假日前,欠薪的工人不约而同地找到他,“你赶紧找老板要钱,我们都没钱过节了。”他也理解工人的苦衷,只好又硬着头皮去追款,往往是无功而返:“暂时没钱。你过几天再来吧。”“老板不在(办公室)。”……
部门介入,老棉有了盼头
2月1日小年夜,老棉不禁想起北流家中70多岁的父母。“不知道老人过得好不好,好想回去看看他们。”对父母的牵挂,让他归心似箭。
“但是,做人要有原则,我既然带这帮工人出来干活,必须帮他们拿到属于自己的血汗钱,拿不到钱我就不回家。”老棉说,春节临近,他只能加快讨薪的步伐,隔三差五地找到建筑公司有关负责人,让对方尽快结清工程款。
此外,老棉向有关部门求助,市劳动监察部门当即介入调查。1月28日,建筑公司有关人员主动跟老棉联系,答应2月6日前给他结清工程款。老棉觉得有了盼头,但钱尚未到手,还是放心不下,于是找到记者,希望记者帮问一下。
2月2日上午,记者找到该建筑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对老棉这笔款,公司正在“走流程”,会在2月6日给老棉结清。老棉心里盘算着,当天顺利拿到钱,他马上赶回老家,将钱发给工人,这个春节自己才会过得踏实。(记者陈君铭)
新闻推荐
越来越多的公园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记者廖源摄)...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