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情景。玉林知青部分演员合影。1月27日下午4时至1月28日凌晨2时37分,由中国民间春晚总导演杨志平发起、组织、策划,共有13个省市和6个专业联盟代表参加的中国首届知青春晚,在北京温都水城汉风唐韵大厅录制。其中就有玉林知青上演的情景舞蹈《难忘老知青》,这个由16人参演的节目获得知青春晚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知青岁月难忘
2月5日晚上,中国知青演艺联盟广西玉林艺术中心负责人周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能有机会参加首届知青春晚,很幸运,真的长见识。”说起当时的情景,这位身兼领队、演员的知青大姐周燕仍然很兴奋,“我们玉林艺术中心是广西唯一被邀请参演的团队,苦练了好几个月,终于顺利完成任务。虽然彩排很累很辛苦,但还是很开心。”周燕表示,今年观看并参加演出,有很多感悟和启迪,回玉林后,大家兴致很高,已经在酝酿明年的节目了,争取还能被选送进京参演,因为知青岁月难忘。
据悉,中国首届知青春晚将于大年初一晚10时35分在吉林卫视播出。届时,全国各地的知青朋友及他们的家人、朋友,将欢聚一堂,共同迎接首届知青春晚的到来,把那些年说不完的事、道不完的情和愁,以鲜明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从不同的角度,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展现。其独特的知青文化,体现知青人的精神个性与生活情感,蕴藏着极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召唤与温暖着每一位知青朋友的心灵。
据了解,知青春晚邀请了王昆、于淑珍、邓玉华等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还有知青楷模邢燕子等人,他们以歌舞等艺术形式和知青朋友共同回忆过去的知青岁月。
知青春晚找回上山下乡的感觉
“豪华大气的录制现场、绚丽多彩的舞台灯光、赏心悦目的舞美背景、振聋发聩的舞台效果,真正是艺术享受。”周燕介绍,接到邀请函了解到知青春晚要求体现知青元素,反映知青岁月,展示知青风采,展现知青晚年生活。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参演的成员献计献策,出谋策划,全力以赴。要知道,服装、道具、交通费用等是全自费的呢。16位知青年龄在55-80岁之间,大家对知青生活有浓厚的情怀,克服困难排练、演出。《难忘老知青》讲述一群知青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在离开农村后,在不同岗位创业,经过一番打拼有所收获,回馈社会,相约回到当年插队的“第二故乡”,捐款捐物、建希望小学、资助失学儿童。节目弘扬社会正能量,体现经过艰苦磨练的知青,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不惧任何困难和挫折,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作奉献。
参演的老张表示,能在那样的大场面演出,受到很大鼓舞,大家都是中老年人了,更加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很多细节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为寻找失去的记忆,找回上山下乡“那些年”的感觉,玉林知青反复推敲每个细节,力求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欣慰的是我们做到了。
知青春晚彰显知青文化底蕴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刻,中国知青春晚在组委会的努力下,经过大量的调研,终于将向全国各地征集以知青为主题的优秀节目搬上舞台。据悉,晚会旨在通过高雅的艺术形式,再现“那些年,那些事”,全方位展示知青情怀,从而向全国各地的知青和关爱知青的人们传递新春佳节的祝福;同时借助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当代年轻人深入了解知青们当年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情感,感悟知青之间的互爱与真诚。
记者获悉,整个晚会将“那些年说不完的事和道不完的情”作为主线,以叙事的方式拉开序幕,并且以让当代年轻人深入了解知青,了解他们为祖国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贯穿主题。此外,晚会通过观众和演员互动的别样形式,让每一个到场的知青和观众都融入到节目中来,让大家彼此之间产生共鸣。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共同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从而营造一个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彰显浓厚的知青文化底蕴,让全国各地的知青家庭感受到喜迎新春佳节的喜悦。
据组委会有关人士透露,晚会的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包括“独唱、混声合唱、手风琴演奏、演唱配乐诗朗诵、杂技、小品、劳动号子、快板、豫剧、京剧、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此外,每个节目都会辅以强烈的时代特征,并将浓郁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在场景布置上,通过大量的舞美、服装、道具等,还原真实的“知青年代”,让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切实感受到时代的氛围。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