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普惠"政策扶持下,办园环境越来越好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玉林市将筹集资金约1.3亿元,新建(迁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4所,改扩建33所。同时,计划创建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6所市级示范幼儿园、新增157所多元普惠幼儿园。
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玉林市鼓励民办园申报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实现幼儿园与孩子、家长、社会的多方共赢。
“多元普惠”政策扶持 民办园华丽转身
位于城站路的玉州区世纪英才幼儿园,门前挂着醒目的“玉林市示范幼儿园”牌匾,院内摆放着各种儿童娱乐设施,教学楼被粉刷得色彩斑斓,木质长廊装饰着一幅幅箴言字画。正是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有的在七彩跑道上蹦跳,有的脚踩滑板车在操场上“兜风”,或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或在积木房里堆起高高的“城堡”……园里一片欢乐。
“不仅得到了资金的奖补,还有师资培训等方面支持,管理规范化、办园条件改善、师资力量提升,还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细数成为多元普惠幼儿园带来的好处,园长钟玲感叹不已。该园在2014年秋季期获评多元普惠幼儿园后,不仅一次性获得了3万元的奖补,还有每个孩子每年200元的生均补贴,以及定期参加“国培”的机会等。钟玲表示,目前园里的保教费为每个孩子每学期1200元,虽然多元普惠幼儿园在保育费方面有限价的规定,但并不影响幼儿园的创收。
钟玲告诉记者,对比成为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前后,于2010年建园的世纪英才幼儿园不仅扩宽了户外活动场地、绿化面积,还增添了一间藏书量达6000多册的图书馆、两间多功能室。如今园内共有398个孩子,51名教职工,幼教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环境优化了、变美了,管理更加规范,师资也更稳定了。”钟玲表示,下一步的计划是申请升星(目前全市多元普惠幼儿园均是自治区一星级),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同样,位于教育路上的欢乐童星幼儿园,也是玉林市首批获评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幼儿园之一。园长彭春柳告诉记者,获评给幼儿园带来了二次“变身”的机会,既有硬件方面的改变,也有软件方面的,其中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操场、文化长廊等完善、建设,添置玩具教具以及对家庭困难孩子的补助等;同时,园长、骨干老师学习的机会多了很多。彭春柳表示,有了这个平台,园环境改善很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留住了人才,也让孩子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接轨公办园 加力学前教育发展
2014年5月,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并对该类幼儿园在生均补助、集团化办园补助、升级奖励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则对元普惠幼儿园从认定、支持政策、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
据了解,多元普惠幼儿园支持政策包括了补助机制、师资扶持等方面。其中,对达到自治区一星级以上的多元普惠幼儿园,按照在园幼儿数给与生均每学年200元的补助,补助经费可用于支付教职工社会保险、园舍租金、补充保教等。同时,对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认定,达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标准的多元普惠幼儿园,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5万元、3万元。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加速了民办园与公办园的“接轨”。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2014年至2016年,玉林市共发展多元普惠性幼儿园355家,全部为自治区一星级;今年玉林市将计划创建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6所市级示范幼儿园,新增157所多元普惠幼儿园。
“多元普惠幼儿园的认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向公益性、普惠性发展,促进了民办园与公办园进行更好的接轨,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张老师表示,这一批多元普惠园的出现,对于全市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有着很大促进,让全市的学前教育在规范化管理上有了一个更大的跨越,
■相关链接
多元普惠幼儿园,指符合各地幼儿园布局规划,由社会组织、优质公办园、个人等社会力量按国家和自治区标准举办的,接受政府补助,参照同类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教育费、保育费标准收费,提供公益性、普惠性服务的非营利性学前教育机构。加入该园可对照认定标准自愿申报,一般在每年3月向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认定的有效期为三年。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