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故居庭 院鲁本斯故居。参观鲁本斯故居。鲁本斯故居外观。安特卫普之行(下)
鲁本斯:集才气和财气于一身的大使、画家
到安特卫普旅游不可错过之地——画家鲁本斯故居。我们虽然行程匆匆,却颇有收获。那里离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不远,处于闹市而不闹,虽然占地面积很大,但临街的外墙和街道的建筑风格一致,若不是出发前做了攻略定位,就很容易错过。
艺术巨匠鲁本斯
提到欧洲的画家,尤其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画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梵高,想到他画作中厚重丰富的色块和狂放的笔触,也想到他动荡癫狂而短暂的一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前不得志和死后扬大名仿佛是捆绑销售般成为了艺术家的标配。在诗词界中一直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说法。而艺术界的上空,也飘着一种认识:生活的困境使得艺术家的作品有一种超脱于生命本源的呐喊,仿佛正是苦难成就了大师,也仿佛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成为大师。但这次我们要去参观的名人故居的主人,却是一位活着的时候就名利双收的艺术家鲁本斯。
鲁本斯是17世纪的艺术巨匠,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德国的茨根小城一个律师家庭,9岁时随父母移居佛兰德斯,定居安特卫普。
鲁本斯的画作严谨优雅而且激情涌动,以非凡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崇拜,迅速登上了同时代画家无人企及的艺术巅峰。他的《复活》《爱之园》《末日审判》《美惠三女神》《圣家族》《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等,都是著名的世界名画。
鲁本斯仅靠其绘画才能就已然在历史上留名了,但是他还有许多加分技能,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外交官的身份。他掌握了七国语言,出任过外交官、特使和政府顾问。17世纪的欧洲相当混乱,宗教的纷争,大航海时代造成的霸权消长,群雄纷争,地理位置敏感的比利时在夹缝中生存,鲁本斯则长袖善舞地活跃在外交舞台上。据说鲁本斯是个翩翩美男子,谈吐极有魅力,他优雅地利用了“绘画外交”,周旋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之间。现存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的《和平与战争》,就是调停英国与西班牙和荷兰各国关系的作品。
由于其绘画才华和社会地位,鲁本斯的画作在当时可谓是洛阳纸贵,在这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他成立了画室,开始走批量生产路线。有资料显示,鲁本斯的油画作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他亲手画的,第二类是他画出大致框架后,由一批与他签约的附属画家及学生接手制作,定稿时再由鲁本斯亲自修整画面。最后一类他仅担任监督指导。他的许多学徒和学生后来都很出名。鲁本斯还是一个伟大的包工者,他常常转包大作品中的一些小部分(比如动物或静物)给一些专门画家。不仅油画如此,在17世纪大约有700幅版画也是根据他的设计而完成的,此外,他富有创意的头脑,还将自己的画作发展到书本扉页插图之上。
在2002年7月10日的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中,鲁本斯的一幅作品《对无辜者的大屠杀》被汤姆森勋爵以767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是4亿多元)的惊人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古典油画作品价格的新纪录。
参观鲁本斯故居
安特卫普的房子是鲁本斯1610年买下的,经过5年时间将其建成画室兼住处。1939年-1946年,人们对其故居进行了修复,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美术馆。不仅陈列着鲁本斯自己创作的绘画精品,还有他从国外买来的许多绘画精品。鲁本斯当年有收藏绘画的嗜好,而且生活富裕,财大气粗,他看中的画作,无论多么昂贵,都不惜重金买下。在一楼的展厅中有一幅亚当与夏娃的巨幅油画,比例是真人的好几倍,倘若没有一定的功底和胆魄,是把握不好这样的巨幅绘画的。故居的二楼除了陈列各种绘画作品之外,还有各国的皇帝和国王奖给鲁本斯的奖章和纪念品,以及后来在鲁本斯棺墓中发现的金币等贵重物品。
出发前也查过鲁本斯的一些资料,在网上我看到的第一句话是:鲁本斯一生过着王子般的生活。想到网上一直流行“转发锦鲤图片就能交好运”的说法,看了这些背景资料后,觉得这位集才气和财气于一身的大使、画家简直就是一条会走路的锦鲤。
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境
鲁本斯故居比较大,主体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另外还有一个硕大的后花园。此次参观故居,体会更多的是心境,而非景致。
站在二楼的敞开式走廊上,看着那美丽的带喷泉和雕塑的后花园,或是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看着那精美的回字建筑上空缓慢飘过的白云时,把眼前的一切印刻在脑海里,再缓缓闭上双眼,想象周遭的风景如放电影时按了快退键,时光倒转,这座建筑默然伫立在历史的风云变化中,而这里的主人在400年前,和我看到的是同样的风景。
鲁本斯作为一个时代的宠儿和我这样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看风景的心境肯定截然不同。这时我不禁想到一个众说纷纭的命题:这个世界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顺时势?而我个人浅见是:在动荡时代是时势造英雄,在和平年代是英雄顺时势。而无论是“造”出来的英雄还是“顺”出来的英雄,除了天时地利之外,人和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有智慧的人能把逆境变成顺境,也能让顺境锦上添花。
参观了有钱有地位有名望有品位的画家豪宅,想到屋主人这么功成名就的一生,心里充满了羡慕,但也仅止于羡慕,毕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鲁本斯的成功已然不可复制。生活在这个不缺少大师和才子的时代,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那些年少时狂妄不羁的梦想也渐渐脚踏实地起来,但这并不会阻碍我让未来的小日子过得更美好的心愿。比如我已经在计划,回去后也画几幅风景小品画,装上复古的欧式画框挂在家里,让居室也添一分艺术的气息。
带着这样的心境,我们又走进在夕阳的余光中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的火车站,在这如梦的光影下,踏上返家的旅程。(待续)
作者介绍
陈奕颖,玉林人,目前在德国大学任教,游历于欧洲。以旅行养眼,以文字养心。
读者朋友们对其文章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对游览欧洲的哪个方面更感兴趣,可以发信到wgwx111@126.com与其交流。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