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民警坚守岗位。繁忙的交通路口,民警在忙碌。连日来,玉林市气温酷热,室外气温高达38℃以上,地表温度更是高达50多℃,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但是,高温酷暑却挡不住玉林交警疏堵保畅的决心!他们冒着高温酷暑,坚守一线指挥交通,维护辖区道路安全畅通。
维修路段 他们在烈日下充当“指示标”
二环路是玉林交通要道,每天车流量达10万辆次,自6月中旬以来,该路段进行升级改造,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行的方式施工,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直属一大队民警,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在二环路各大路口充当起了指示标,全力以赴做好交通疏堵保畅工作。
每天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2时、下午7时上下班高峰期的四个时间段,也是民警最辛苦的时候,再加上二环路维修改造卷起的层层尘土混杂着滚滚热浪,让过往的路人有着窒息的感觉。为使得车辆依次通行,执勤民警笔直的身躯屹立在穿行的车流中充当着指示标,头顶炎炎烈日,身体被汽车发动机散发出的温度所包围,汗水不停地流下来,被工作服吸收风干,再流淌,再风干,如此循环。
比起流汗来说,更难受的是执勤民警的一双脚,因为温度达到37℃,水泥和沥青路面经过车辆轮胎的磨擦和阳光的反射,地表温度要高出很多,执勤民警坦言,在高温下执勤,如果保持站立,双脚不动不能超过30秒,否则脚底板会被烫得受不了。
烈日炙烤下,墨镜和白手套成为唯一“防晒品”
民警、协警顶烈日、冒酷暑,坚守交通安全管理第一线,墨镜和白手套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防晒品”。
据了解,执勤民警和交通协管员在疏堵保畅工作中,都是在露天的道路上工作,不可能打着防晒遮阳伞,由于天气炎热,特别是在辖区二环路处于维修改造期间,尘土飞扬,再加上强烈的阳光暴晒,给执勤民警清楚地判断车流造成一定视觉困难,执勤民警戴墨镜是为了保证在阳光照射下能看清路面上的一切动静和防止汽车玻璃反射造成人体眩晕;戴白手套是为了使机动车驾驶人能看清楚交警做的交通指挥手势;穿厚底皮鞋是为了防止在路上站久烫伤脚底板。正是这几件简单的“防晒品”,执勤民警在烈日下保障了辖区道路的安全、有序、畅通,也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炎炎夏日,一瓶矿泉水也是消暑“奢侈品”
据执勤民警介绍,虽然民警都配备有矿泉水,但是,在炎热的高温下执勤,不一会儿,执勤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的脸上就汗如雨下。
一位在玉林市区二环路名山路口疏导交通的执勤民警介绍,虽然有矿泉水,但是在高峰期时间段,是疏堵保畅最为繁忙的时候只有在交通稍微正常的时候,才有机会抿上一口矿泉水。就是这样,凭着一瓶矿泉水,执勤民警和交通协管员毅然坚守着岗位,顶着炙热的烈日和酷暑,维护着辖区道路的安全、有序畅通,诠释了玉林交警的良好形象!
新闻推荐
南江街道巡逻大队队员在工作中...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