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如 镝
据《南国早报》报道,玉林园博园问题一直不断:7月31日,一面墙倒塌,5名农民工遇难;开园20多天,路面破损如蛛网,吉祥物多处褪色,盆景大片枯萎,一些地方积水严重让人无法落脚,工程质量遭吐槽。园博园承包指挥部工作人员对记者称,筹建园区的时间比较短,在整个园区工程还未竣工之下,园博会就开了。
从园博园承包指挥部工作人员的话语中不难看出,筹建园区的时间短,不得不赶工期。现在,施工建设拼速度已经成了一些地方的常态,为了赶工期而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频频发生,以至于某些光鲜的“献礼工程”“民生工程”最终沦为了“豆腐渣工程”,成为血的教训。
这样的例子很多。2007年11月,山西侯马市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刚举行封顶仪式后就坍塌,造成3人死亡。据相关人士透露,主要是为了赶工期,刚浇注的主体支柱在没有晾干的情况下就使用。2008年11月18日,杭州萧山地铁坍塌,造成21人死亡,原因就是三年的工期缩短为不到两年,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很多细节没做到位。
赶工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规划不科学,施工工期设置不合理,为了在某个时间节点完工,施工人员不得不赶。二是有意缩短工期,因为工期长短直接关系到设备租赁费用、人力资源投入、材料损耗和资金成本利息等等,工期越短越赚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抢时间、赶进度,缩短工期。
工程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一个工程的建设工期都要根据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地形地质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保证合理工期。实践反复证明,赶工期是建筑安全的大忌。早在2004年,建设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合理确定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抢进度。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速度必须服从质量,否则很可能欲速则不达。从玉林园博园的情况来看,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入园游客的观感和体验,受到人们的吐槽,破裂的路面需要重新铺设,积水的路面需要重新处理,支出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玉林承办园博会的事早就确定,如果科学规划,赶工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工程建设中,建设方、监管方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都必须摒弃浮躁作风,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不能因为赶工期而牺牲工程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仕兴李新雄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30年来,作为我区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累计培养了30多万各类人才,为...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