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高原大漠显风流 ——榆林中心城区城市建设中的民生情怀

来源:陕西日报 2016-10-26 00:30   https://www.yybnet.net/

榆林市近年的民生事业里,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就是打通了榆林城区的“断头路”,建成区内的主、次路网基本完善,城区交通出现了“路宽车畅”的喜人情景。同时,榆林城已建成环城绿化带和河滨公园、世纪、阳光、凌霄等休闲广场,形成连接老城区、融合古今特色的空间景观。

来自榆林市的数字显示:三年多来,榆林投资50多亿元,新建9座桥梁,新建65条共76公里的城市道路,打通了20多条“断头路”,实现了“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建设目标……

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也不仅仅代表着榆林城市建设的成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凝结着一份浓浓的爱民情怀。

榆林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解决城市发展“顽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榆林城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区道路建设已远远赶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在榆林城区十几个断头路口处,群众出门遇“堵”已成家常便饭。

倾听群众呼声,顺应发展节拍。2011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把全市经济社会“两基地一中心”发展目标战略性地调整为区域中心城市、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一中心两基地”。虽然只是简单地前后倒置,却把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中心城区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提出,要高起点规划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经营城市,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围绕“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城市格调,努力破解城市交通困局,让城市发展更具活力。

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指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处处符合群众意愿,时时关注群众利益,以民意来衡量每一项工作的可行性,才能充分体现出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在三年内从根本上解决城区、过境路和全市境内主干道的交通拥堵问题,大力构建榆林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努力建设塞上宜居城市”。

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强调:“要把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作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来抓,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加快进度,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在全面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2011年11月8日,榆林市委、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市政建设项目推进大会,胡志强宣布沙河大桥、榆阳河大桥、东山大道、环城北路等项目开工,标志着榆林中心城区建设以疏通“断头路”为重点,加快中心城区建设,造福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正式起航。

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市长陆治原经常过问具体工作,对重点项目甚至亲自确定设计方案,不断催问工作进度,并经常深入建设工地,检查指导项目建设情况。有细心的网友专门做过统计,市长陆治原在265天中,22次调研榆林城区城建工作。网友还将他调研城区城建的信息一一列举发在网上,许多网友纷纷跟帖力挺,表达这种工作作风传递出一种正能量。

市政建设中的多项指标为榆林城市建设之最

一路风雨一路歌。2011年以来,榆林城区道路桥梁项目建设辉煌不断,是榆林城区历年来道路建设开工数量最多、投资最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三年。

榆林市住建局局长高永东介绍,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榆林中心城区不仅打通了多条“断头路”,新建和改造了多条主次干道,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还拉大了城市框架,促进了城市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综合服务功能。今年以来,榆林推进实施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共4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780万元,半年完成投资15280万元。其中续建项目19个,包括2013年已开工项目榆林大道北段、金沙南路、育才东路、金沙二路、金沙三路、红山东路、怀德路、榆林大道下穿包西铁路、环城北路下穿包西铁路等11个项目,并开工建设沙河一路东段、新二路东段、环城北路跨包茂高速立交及收费站北迁、环城北路西段、长城南路延伸、人民路西延等8个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950万元。榆林中心城区道路建设工作向着实现“三年大变样”和推进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迈进!

绿色是城市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共鸣,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城市的生命。今年以来,榆林城区投资3.29亿元,完成了榆林大道等23条新建道路的绿化,对文化南路等7条道路和榆林大道等6处街头绿地进行了提升改造。基本完成了36个园林式单位、居住区的创建工作。上半年累计栽植各类乔木48248株、灌木90831株,摆放各类花卉864盆、花箱133组,新增绿化面积170.76万平方米。

  榆溪河滨公园成为城市靓丽的地标新名片

“美!大美!这里的树,这里的水,这里的花,这里的鸟,这里的亭,这里的桥,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感谢榆溪河!感谢榆溪河滨公园!因为有你,榆林变得更加美丽、精致、舒适……”近来,一条图文并茂的榆溪河滨公园的微信在朋友圈爆棚。

榆溪滨河公园规划总占地面积96.68万平方米,南北长4.8公里,东西最窄处40米,最宽处900米。公园以“人、河、城”为景观规划理念,结构为“一带、两点、三片区”。“一带”即生态长廊滨河绿化带,“两点”为人民路九曲广场、榆阳路榆溪广场,“三片区”为历史文化区、民风民俗区、生态健身休闲区。

榆溪河滨公园园林建筑总体风格为仿明清建筑形式,建筑单体项目有27处,总面积为2693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镇北门封、三泉流香亭、听瀑廊、回古忘今长廊、九曲广场角、榆阳小街建筑群等。公园雕塑造型多样,大小各异。全园共有雕塑约18组,主要雕塑有民族大融合、名人像群雕、胡人饮马、金戈寒胄、人文初创、唢呐清音、榆阳小曲等。公园绿化面积为65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约为39.23万平方米。绿化率为64.3%,植物种类80余种。

目前,榆溪河生态绿化长廊工程已经逐渐呈现在榆林市民的眼前。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城市休闲、人文展示、生态培育为一体的城市新空间。每天傍晚时分,榆溪河滨公园里的市民络绎不绝,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吸氧的好去处。

采访中,榆林市干部群众对榆林市委、市政府破解城市交通困局,投巨资建设成一批地标、建筑群,使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大手笔给予了极大好评。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对榆林城市建设心中有数,手中有图,不仅高瞻远瞩,工作有力,而且建设项目多、规模大、速度快,突出体现“民生”理念,为榆林营造出了优美的宜居环境。

(余林)

新闻推荐

观察 生态建设要有持续性

本报记者霍海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榆林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漫长的毛乌素沙地上,自发地营造起保卫家园的“绿色长城”,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为改善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与风沙做斗争的勇士,他们将一株...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原大漠显风流 ——榆林中心城区城市建设中的民生情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