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 王丹
每到“六一”,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家长们也会为孩子能过好节日煞费苦心。而榆林的几十个孩子,这个“六一”有了不一样的过法。
5月28日,在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的联合组织下,几十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先后到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和元大滩战役纪念碑等地,在学习历史中收获成长,寻找快乐。
榆林人不该忘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榆阳区补浪河乡出现了一支由54名城乡未婚女青年组成的“长城姑娘治沙连”,她们从3辆架子车、20把铁锹干起,治理荒沙荒地上万亩,筑成绿色屏障百余里,也树起了一座塞北大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碑。
在参观治沙连展览馆的过程中,看着当年姑娘们所使用的简单工具、居住的简陋房屋、面对的恶劣环境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孩子们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在向元大滩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献上花篮后,孩子们在纪念碑下又重温了少先队员誓词,表达了他们珍惜生活、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参观治沙连展览馆时,恰好有内蒙古乌审旗某小学组织一个班的同学到此参观。有家长就表示,作为榆林人,更加没有理由忘记曾经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事迹和奋进的精神。
过有意思的节日
在市、区关工委和小小讲解员团队的精心安排下,孩子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很多别样的快乐。
在路上,小小讲解员团队的工作人员教会孩子们唱《东方红》和《闪闪的红星》两首红歌,并将孩子们分为两组,进行红歌接力比赛;在元大滩,孩子们听了年近九旬的老战士讲述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献上了也许不算精彩、但却让老人们发自内心开怀大笑的舞蹈、歌曲、相声等节目;孩子们还听了民间艺人表演的说书,说书人手中如同有灵性的笛子、三弦、二胡等传统乐器,说书人信口拈来却又浑然天成的演绎,让孩子们如痴如醉;美味的农家饭,老茶、熟米、奶酪等组成的充满草原风情的下午茶,也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祖国“地大物博”的真正含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苗摄影报道5月27日,榆阳区小博士幼儿园南郊园携手东源百货,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幼儿主题时装走秀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上演了不同主题风格的服装秀,有环保、军旅、晚礼、时尚等主...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