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近日,由星元图书楼投建的全市第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始运行。自助图书馆集办证、查询、预约、借书、还书、续借、缴纳逾期费等功能于一体,真正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据5月23日《榆林日报》)
榆林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对市民来说,是件大好事,对爱读书的市民更是如此。多年来,市区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只有星元图书楼,而图书楼都是由工作人员帮助完成借阅的,下班就会闭馆,许多读者在下班时间想来借书却没法实现。近年来,榆林市致力于建设“书香榆林”,没有更多的公共图书馆,无疑是一个遗憾。
那么,在榆林还属新生事物的自助图书馆,应怎样更好地长久运行呢?
其一,必须布局合理。自助图书馆的布点决定了它的命运。如果布点不合理,那么它注定不会长久。比如,把自助图书馆放置在学校或居民区附近,那么借书的人就可能较多。
其二,必须增加密度。随着榆林市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人口密集区也多了起来,一个自助图书馆是远远不够的。如在人口稠密的几个社区都能建设自助图书馆,无疑会方便更多的人借书阅读。
其三,应该教会更多的中老年人操作自助图书馆。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依靠电脑、手机等途径阅读。中老年人是阅读图书的主力,而很多中老年人对电子产品操作并不熟悉。自助图书馆的借书程序也属于电子程序,许多中老年人对它的操作并不熟练,这样就会阻碍他们从自助图书馆借书阅读。
其四,必须加快自助图书馆内图书的更新轮换速度。自助图书馆的运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的图书是否够多,种类是否全面。因此,馆内的书籍一定要根据市民的需求及时调整更新。要在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上下功夫,展开一些延伸服务,吸引更多市民借阅图书。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张建华张兵兵报道4月12日,榆阳区人民法院被确定为省级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近日,该院党组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成立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