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使全市干部群众能够历史的、辩证的、前瞻性的看问题,摈弃一切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习惯思维、习惯做法和主观偏见,站在全局看问题、站在今天谋未来。”5月19日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戴征社的回答一语破的。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强化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大讨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深入,不走过场。
树立问题意识,直面问题。越是矛盾纠结、问题突出的时候,越需要解放思想。不回避矛盾、不漠视问题,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是思想解放的显著特征。是否敢于直面问题,往往成为真解放思想还是“叶公好龙”的试金石。与周边地区尤其是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榆林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城乡收入、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要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就必须敢于直面问题、正确对待差距。
善于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榆林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成绩巨大,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比如人才队伍、管理水平、金融服务、投资环境等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需要;资源消耗量大转化率低、民间资金大量外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城乡差距持续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都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不协调……
这些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就是横亘在榆林追赶超越过程中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只有找准“病根子”,才能开出“药方子”。
开展大讨论活动,不能关起门来搞讨论,要“坚持边干边调研、边工作边解放思想”,把大讨论的成果体现在改革、开放、创新上。必须按照省委提出的“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紧紧围绕十大战略问题,查找思想根源,勇于面对矛盾、触及问题实质。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树立一种敢想敢干、排除万难的气魄,一种争创一流、敢攀高峰的勇气,一种自我加压、持之以恒的韧劲,一种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发展破解难题。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弘扬“治沙精神”“高西沟精神”,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打破束缚思想行为的各种藩篱桎梏,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先进的理念,优化发展路径,决胜全面小康。
新闻推荐
作者:贾茸学员:13090150135班级:5-1301创作思路:小松鼠指导老师:李小霞作者:李娜崔莹莹郭飞艳贾田田杨辉辉王李香班级:3-1506学号:062928313250指导老师:曹晓芳创作思路:以卫生纸为材料,描绘出大自然美丽的...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