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优化投资环境 奋力追赶超越以招商引资新举措助推榆林经济大发展

来源:榆林日报 2017-09-15 01:44   https://www.yybnet.net/

市政协副主席 麻占平

经济发展的竞争主要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哪里的环境好,企业就向哪里聚集,要素就向哪里流动,人才就向哪里汇集,产业就在哪里配套。当前,榆林市处于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和开展十大战略问题研究为抓手,破解难题,谋求发展,奋力追赶超越。优化投资环境也是题中之义,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精心打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优良环境,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强化组织领导 夯实责任担当

纵观全国,哪里重视抓招商、重视抓项目,哪里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就快。全市各级要强化招商引资组织领导,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层层有压力的责任机制。特别是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落实到“一把手”身上。主要领导作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外出招商,带头洽谈项目,带头推进项目落地。各县市区、园区分管招商领导、招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是招商引资的具体责任人,全力搞好协调服务,做到领会上情,熟悉区情,把握民情,了解商情。招商人要积极发扬“四千”和“三厚”精神(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脸皮厚、嘴皮厚、脚皮厚),精准招商、务实招商、高效招商。

强化园区建设 提升承载能力

产业园区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当前,榆林市已初步形成了“两区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加强,但是部分产业园区存在主导产业不清晰、配套设施不完善、聚集效应不明显等突出问题。要从改善软硬环境入手,进一步强化园区建设。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的要求,重新定位产业,实现错位发展。要完善基础配套,加强交通、电力、通信、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打造“低成本园区”,切实降低企业和项目投资成本。打造“低地价园区”,积极推进工业用地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对预期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县市区、开发区可以支持或补贴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低电价园区”,大力推进企业直购式供电,鼓励企业建设自备电源,利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政策,大幅度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打造“低气价园区”,工业园区内建设集中式气化岛,为用气项目提供氧气、氮气、氢气、一氧化碳等合成气,使企业用气成本比自建供气装置降低10%以上;打造“低水价园区”,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引黄工程,整合矿井疏矸水,对园区企业执行成本价供水,降低企业用水成本。要提升服务水平,园区应集中力量开展招商、服务项目,形成全员招商氛围;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探索“部门(政府)委托、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实现简政放权、封闭管理;可引进第三方专业产业新城运营商,搞好园区投资、建设、招商、管理和服务。此外,要加强园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使园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和主阵地。

强化政策扶持 打造投资洼地

国家鼓励各县区、开发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榆林应结合市情,制定出台系列投资促进政策,打造政策洼地,激活投资动力。一方面,要梳理各行业、各领域、各层面已有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和省市各类支持政策,让落户榆林的投资企业真正享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结合榆林发展基础和产业规划,新制定一系列财政、金融方面的投资促进政策,责成相关部门认真兑现,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建议建立“榆林市招商基金”,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大招商项目或非能化产业的扶持和奖励。对带动性强、经济贡献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采用一事一议、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等方式予以重点扶持。

强化服务保障 营造良好环境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的比拼就是投资服务的比拼。全市上下要以“四零服务”为目标,即客商受理零推诿、客商服务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和营商环境,打造环境软实力。要优化政务服务。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结合“百姓问政”工作,进一步强化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真正树立起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缩短前期工作周期,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在招商引资中实行“保姆式”服务,推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等方式,强化审批衔接,提高工作效率。搭建政企互动平台。建立投资客商与政府干部微信群,市县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重点项目企业负责人随时在微信上沟通交流,上传下达,及时、高效传达政策指示、解决企业困难;组织成立榆林外来投资商协会,促进外来客商互动交流;培养吸收优秀外来客商成为榆林市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通过参政议政,为榆林发展建言献策。切实整治投资环境。加强投资环境监测,对在批、在建项目实施常态化监测,并开展满意度调查,为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投资环境110作用,开辟网络和电话投诉专线,积极受理客商和企业投诉,采取督办、批办、转办、联办等方式妥善办理案件,严肃处理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和事,切实净化投资环境。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榆林形象。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务实真干,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愿景必将早日实现。

新闻推荐

榆林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

本报记者王雄8月27日,2017“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月活动在塞上明珠榆林落幕。该活动共有80多项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旅游+”的优势,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旅游盛宴。继2016年...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文化南路通车了!2017-09-15 01:44
猜你喜欢:
评论:(优化投资环境 奋力追赶超越以招商引资新举措助推榆林经济大发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