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榆林红石峡五大未解之谜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7-10 01:31   https://www.yybnet.net/

王富春

红石峡又称雄石峡,位于榆林城北6里的红山脚下,东距易马城50米,东北距镇北台1000米,明代大边长城从南峡北部经过。红石峡在宋、元时期称“红山寺”,明代成化年间复修后改称“雄山寺”,在清康熙年间又修改称“镇远寺”,后再修原称“雄山寺”。“水帘飞雪”为榆林明代八景之一,“红山夕照”为榆林清代八景之一。1992年红石峡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大雄宝殿石窟内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碑刻“创建石佛殿记”记载:“榆林会府北去十里许,有宋、元间名刹遗址,在今红石峡北,谓之红山寺是也。”石窟内有明、清时期修凿的水渠,名“广泽渠”。清同治十三年(1874),延榆绥总兵刘厚基,率兵修筑红石峡河堤、寺路、牌楼并遍栽杨柳树。在明、清时期的每年三月三“上巳节”,当地官绅、文人、雅士在此效仿东晋王羲之,曲水流觞,把酒唱咏,于窟壁间题留下许多诗词佳作。

红石峡的摩崖题刻,分布在东、西两崖石窟间的崖壁上,现存118块,似天然碑林。字幅大者达丈余,小者不及楹寸;雕刻技法有阴刻、阳雕、阴阳结合的飞白书;书法艺术诸家并存,真、草、隶、篆俱全,另有满文题刻,弥足珍贵;题刻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丰富多彩的题刻形式,美不胜收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塞上碑林”。在窟内外还留存有创修殿宇、创建水磨,捐置田地、养赡、施茶及门匾等碑刻51块,是考察其历史的重要佐证。

红石峡有着深厚的人文与历史底蕴,古今图书记载颇多,但仍有五大未解之谜,有待后人探寻。

开凿时代之谜

在榆林文史界,红石峡有宋代开凿与明代开凿两种说法。

宋代开凿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马希龙《延绥镇志·卷二》红石峡:“俗传,昔夏李继迁葬其祖彝昌,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復引水其上,疑即此。”又水利:“巡抚余公子俊,濬自红石旧硖凿石通渠”。以上“障水别流”,说明在宋时,已有石峡流水;“红石旧硖”,说明在明代成化前,已有红石峡了。

明代开凿说。王正云《老榆林史话》长城胜景红石峡:明成化八年(1472),余子俊任延绥巡抚,准备修长城。当时,红山北边,清水河的水汪了个大海子。海子中间的水寨中住着一伙抢夺蒙汉人民牛羊、粮食、衣物的水贼。为消灭这伙强盗,余子俊便派人在此凿石为渠,引海子的水从榆林城西南流入无定河。水退后,余子俊派大军消灭了这股强盗。当时,把凿开的石峡叫红石峡,引入的渠水叫榆溪河,两岸凿修的灌溉渠叫广泽渠。

笔者则认为红石峡应该是宋代之前开凿的,但具体开凿时间为何时,已成未解之谜。

原有景观之谜

赤峡台,据明代《延绥镇志·卷四》台榭:“赤峡台,即雄石峡旧胜地。榆溪自朔漠来经此入垣,沿溪树下皆稻,自春低秋农圃者野宿不归。然距峡咫尺先是虏叛时防或少弛,得潜入扑掠。巡抚张公守中乃集工凿石为垣,偕副宪李公承式、总兵程公九思躬督。起西崖抵东崖,长三十五丈,甃崇台高三丈五尺,顶阔三丈,下凿方池道活水注之蓄以鱼,又植桃杏柳千章。宪副李公有记。万历庚子(1600),山崩,台亭俱废。巡抚郑公缮葺,稍移而北,规模弘丽,较昔有加焉。万历丁未(1607),巡抚涂公復加甃固,题其石壁曰:天限南北云。”此台遗迹在何处,已成未解之谜,有待后人探寻。

洗心池,据明代《延绥镇志·卷二》山川:“洗心池,赤峡台之南”。惜今日踪迹已难觅,也成未解之谜。

西夏史迹之谜

西夏祖墓,据明代《延绥镇志·卷二》红石峡:“俗传,昔夏李继迁葬其祖彝昌,障水别流,凿石为穴,既葬,復引水其上,疑即此。”此墓已成未解之谜,有待后人探寻。

西夏转兵洞,据王正云《老榆林史话》最早的寺庙——寿宁寺:“民间传说,梅花楼供桌下的朱砂洞通往红石峡,是当年的(西夏)转兵之处。”1984年维修红石峡东崖时,笔者亲见石坡下(即“横云”摩崖题刻下)有一石洞,高1.8米,宽1.2米,方向朝南,深不可测,当时的老者说,这就是西夏的转兵洞,后用块石砌堵。此处是否为西夏转兵洞,也成未解之谜,有待后人探寻。

水渠开凿之谜

红石峡水渠,据明代《延绥镇志·卷二》水利·红石硖渠:“巡抚余公子俊,濬自红石旧硖凿石通渠,溉镇城西园田达水西门。正德末(1521)渠废,嘉靖乙巳(1545),巡抚张公子立復疏之,公去再湮。壬子(1552)巡抚张公愚以按察常公议陶磁桶通水,却河亦未果。万历甲戌(1574),巡抚张公守中筑石硖。丁未(1607),巡抚涂公宗濬甃砖而亭其上,遂为全镇胜地,水循故道南注。”又民国三十四年(1945)曹颖僧《延绥揽胜》水利·雄石峡渠:“康熙三十六年(1697)榆林道佟沛年凿石开渠,引榆溪河水至城西骆驼项止,灌田三百余亩。次年逐次扩充,南接响岔桥北,溉田甚多。惟河水壅塞,浸至园圃,水势泛滥,冲刷河堤,故官民协力防治,新筑堵堤保障农耕最力。又乾隆年,知府舒其绅、知县黄照,濬渠南注十五里,视昔广阔,名其渠曰:‘广泽渠\’,民利赖之。”再有霍世春1996年《榆林市志·水利水保志》红石峡渠:“光绪六年(1880)开凿普渡桥西崖底石壕,建成东西两道渠,经多次拓修,至1949年,西支渠经西岸石崖灌溉麻地湾滩地300余亩,东干渠在红山寺北约200米处水磨梁引水,经东岸明代所凿石洞石壕,跨北岳庙三道沟至官井滩,灌田800亩。”

2012年底到2013年初,笔者两次实地踏勘了红石峡东、西水渠。东水渠的源头在红石峡的北峡,现大坝南侧西壁,水面上凿有进水石洞,水流一直向南,或穿壁凿洞或外凿石壕,直至下游转弯处的二坝,全长500余米。之后再转向西为土山,全长600余米,遗迹不明。再由北走向南,可见凿开的石壕遗迹,连接到红石峡(南峡)西壁,长133米。在二坝南侧可见南壁开凿的水渠,经水磨房后西流,又凿石壕长200余米,到红石峡东壁,在石窟内凿水渠,全长约107米,出红石峡向南开挖水壕,渠水流到榆林城西溉田。

笔者经分析史料和现场调查认为,明成化八年(1472)余子俊所开凿的水渠,是从红石峡北峡开始到南峡西崖水渠,全长1200余米。明万历二年(1574),巡抚张守中,始开红石峡东崖水渠。正确与否,有待后人探寻。

水上泛舟之谜

据明代《延绥镇志·卷八》记载,明嘉靖年,举人马希龙律诗《八月望日泛舟赤峡二律》,其中有一句:“饮到夜深衣不解,溪头醉卧小舟回。”又据清康熙十二年,谭吉璁《陕西延绥镇志·卷六》载有清代高光祉诗“泛舟红石峡”,其中有一句“更怜宾从好,诗赋满回船”。从这两首诗中,可印证红石峡在明代晚期、清初期,峡内可泛舟。到了清代中期后,众多诗句中再无“泛舟”一词出现,可见因历史风貌的改变而使这项优雅的水上活动消失。

红石峡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考证:如红石峡现存35个石窟,只14个有名称,其它窟的定名为何,窟内原有哪些造像?哪几个窟是僧舍?原地祗为何改为娘娘殿?史料、碑记中记载有祖师殿、关帝殿,它的位置在哪?为何在红石峡要开凿观音堂、观音洞、观音阁,三者有何不同?为何于明嘉靖丁酉年(1537)在红石峡召开凯旋大会?(一般在榆林城内的凯歌楼召开)以上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不懈探寻。

新闻推荐

榆林市国土资源局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榆政国土资告字〔2018〕12号

经市政府批准,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受榆阳区政府、榆神管委会委托,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10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榆林市妇联2018-07-06 09:51
评论:(榆林红石峡五大未解之谜)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